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洪大台吉

白洪大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作白洪大哈、白忽台可汗等。孛儿只斤氏。※昆都力哈长孙,※摆三勿儿威正台吉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的开平地区,拥兵2万余骑,颇有声势。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协议,受明封为指挥同知。万历元年(1573),袭祖父职都督同知。在张家口与明朝互市,通贡不绝。后受其仲父青把都儿台吉所诱,参与进攻明辽东地区,不久即收敛行动,并以龙虎将军自任,劝其三叔哈不慎台吉勿攻明境。

猜你喜欢

  • 阴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在氐族聚居区置,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为※十三氐道之一。东汉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三国、晋改称阴平县(一说东汉改称)。南北朝时,清水氐杨氏曾以此为政

  • 千脚棚

    仡佬族住房。用树枝支撑架起的一种茅草棚。屋呈三角形,屋檐接地,四周用竹编或土作墙。房屋矮小、阴暗。流行于贵州、广西等地。旧为贫苦农民居住的房屋。现在多用作堆杂物或田间临时住房。

  • 太昌

    北魏孝武帝(出帝)元修年号。532年,凡1年。

  • 后唐庄宗

    见“李存勖”(1030页)。

  • 柳林淀

    见“广平淀”(131页)。

  • 补勒

    清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噶齐特氏。世居罗豁迈兰地方。崇德七年(1642),随军围明锦州,以步战两次攻入敌营。八年,随大将军贝勒阿巴泰征明,用云梯攻临清州,奋勇先登,遂克其城,因功赐“巴图鲁”号,授牛录

  • 移山

    见“雄溪”(2192页)。

  • 阿崩布如

    见“升得”(362页)。

  • 火烧勐腊土司衙门

    云南西双版纳勐腊(今云南勐腊)等地傣族人民的抗暴斗争。清咸丰九年(1859),勐腊、勐捧、勐醒、勐远等傣族地区久旱不雨,虫灾蔓延,禾苗枯死,收成大减,有的地方甚至颗粒不收。但勐腊土司和清政府官吏反而增

  • 火鲁剌思

    即“豁罗剌思”(25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