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回屯田

回回屯田

元代对回回人屯田的称谓。元时迁于中国的回回人日增,被安置于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安徽、河南等地从事屯垦牧养。有军屯和民屯两种。至元十八年(1281),诏命“括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今河南开封)屯田”。二十七年(1290),命“给滕竭儿(今新疆阜康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至治二年(1322)诏“免回回人户屯戍河西者银税”。一些管领屯田的官吏亦是回回人。如忽撒马丁为管领甘肃、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斡端(今新疆和田)、可失合儿(今喀什)工匠1050户屯田。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阿散,曾兼领洪泽、芍波屯田。辽阳行省左丞兼领肇州屯田。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时,随其去云南的回回人,多被安置屯田劳动。在其他屯田地区,也有不少回回人户。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因,回回屯田人户多聚居成村落,如云南之“回回屯”、“回回营”、“回回寨”,北京有“回回营”,今陕西勉县有“回回寨”,河南开封市西南25里也有一“回回寨”。

猜你喜欢

  • 四馆四里

    北魏时接待与安置四方诸族归附者之所。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宣阳门外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二水之间,御道以东,设立四馆,御道以西设四里。江南来归者,处于金陵馆,三年后,赐宅于归正

  • 南蛮

    见“蛮”(2272页)、“荆蛮” (1583页)、“蛮方”(2272页)。

  • 敌烈部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敌拉、迭烈、敌剌、迪里、迪烈子、敌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达里底、德哷勒。始见于《辽史》,辽太宗天显五年(930)“敌烈来贡”为最早记载。族属一说属突厥语系民族,源于※

  • 虎嵩山

    1880—1956宁夏伊赫瓦尼教派著名阿訇。名镇林,字以行。宁夏同心人,回族。自幼从父学习“虎夫耶”教派教理,精通阿文、波斯文,兼长汉文。18岁起,改遵伊合瓦尼教派,1902年起,在同心传教,宣绎伊合

  • 房脊神

    门巴族民间崇拜物。新盖住房的屋檐悬挂男性生殖器模型之习俗,相传源于人间第一幢房子的产生。其出现曾一度引起住在山洞里和树上的人类不和睦。天上神仙旺秋钦布听到此事后,派遣无身子而只有生殖器的儿子来到人间第

  • 火浔

    西突厥咄陆可汗之属部。与结骨、触木昆等部为邻。唐贞观十二年(638),西突阙分裂,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居伊列水(今伊犁河)之西,此部及厥越失拔悉弥、駮马、结骨等部均属之。

  • 甲首

    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头人之一。亦称甲头。据《台湾府志》:“次于土官者曰甲头,凡差拨之事皆其经理”。通常每一村社设一人,由土官或通事委任,但有由理番厅给领戳记者。主要职责是协助正、副土官办理公务,约束社众

  • 独吉恩忠

    金大臣。本名千家奴,一名永中。女真族。独吉氏。明昌六年(1195),为行省都事,累迁同佥枢密院事。承安三年(1198),为兴平军节度使,改西北路招讨使。任内,增缮西自坦舌,东至胡列么近六百里界壕之女墙

  • 郑严

    越人。汉武帝伐南越时,与田甲率越人先归汉,被封归义侯。以越人善骑射,受命与田甲组织越骑将之,号为越侯兵。元鼎五年(前112)秋,南越国相吕嘉反汉,拜戈船将军率众出零陵下漓水,甲拜为下濑将军下苍梧,助伏

  • 天马关

    参见“八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