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古水

古水

一名鼓水、鼓堆泉。汾河支流。在今山西省南部。源出新绛县西北古山下,南流入汾河。《水经·汾水注》:古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又西南径魏正平郡北,又西径荀城东,古荀国也。……古水又西南入于汾”。


猜你喜欢

  • 雍齿山

    在今四川什邡县南。《寰宇记》 卷73什邡县: “雍齿山在县南四百步。《汉书》 封雍齿侯国。《汉书》 高帝六年封雍齿为什邡侯,至汉元鼎五年,以酎金国除也。” 《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雍齿城“今城南

  • 毕喇卡伦

    清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以北之斯沃博德内西北。因濒毕喇河(今别拉河)得名。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黑龙江喀伦有“毕喇拉河卡伦”。清屠寄《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

  • 钱唐郡

    南朝陈祯明元年 (587) 置,属吴州。治所在钱唐县 (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富阳二市及临安县部分地区。隋开皇九年 (589)废。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置,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西灵

  • 须水

    一名须河。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郑州市西。《水经·济水注》: 须水 “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北宋导索水与须水合,入汴,通漕运。其后又

  • 士敏县

    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于沁水县东部置,属太岳区。治所在端氏镇(今山西沁水县东端氏镇)。因军长武士敏抗击日本侵略军,牺牲于此而得名。1947年撤销,与沁南县合并,复置沁水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

  • 白塔营

    清置,属大通卫。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雍正二年(1724)筑城,设都司防守。乾隆九年(1744)移大通卫治此,二十六年(1761)改设大通县。1958年大通县徙治桥头镇。

  • 白帝庙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白帝城)。为祭祀公孙述之庙宇。始建年代不详。唐杜甫《上白帝城》诗云:“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据此唐已有祠庙。《方舆胜览》卷57夔州:白帝庙“旧州城内。有三石笋犹存。公孙

  • 无虑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大亮甲村。《后汉书·安帝纪》:元初二年(115)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唐李贤注:“有医无闾山, 因以为县名。”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

  • 武进县

    ①西汉置,属定襄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东汉属云中郡。东汉末废。②三国吴嘉禾三年 (234) 改丹徒县置,属毗陵典农校尉。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南十八里丹徒镇。西晋太康二年 (2

  • 车我真山

    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南。《隋书·炀帝记》: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吐谷)浑主伏允以数十骑遁出,遣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