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阳

丹阳

①西周、春秋初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南。《世本》:“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史记·楚世家》: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徐广以为“在南郡枝江县(今湖北枝江县东北)。《通典》以为在秭归县东南,后徙枝江,亦曰丹阳。

②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水之阳。《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七年(前312)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遂取汉中之郡”。

③古地域名。丹阳湖区及其附近包括今皖、苏、浙三省间湖河丘陵地带的统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前210),始皇浮江下,“过丹阳,至钱塘”。西汉改故鄣郡置丹阳郡,即以此为名。《旧志》以始皇为过丹阳县之小丹阳,非是。

④即今福建连江县北五十五里丹阳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连江县北有丹阳。


(1)古地区名。指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地处丹水之阳而得名。《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即此。(2)西周、春秋初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世本》:“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史记·楚世家》: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宋仲子以为在南郡枝江县(今湖北省枝江市东北)。《通典》以为楚初都丹阳,在秭归县东南,后徙枝江,亦曰丹阳。


猜你喜欢

  • 朱集市

    1948年11月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商丘县朱集镇设置,治朱集镇(今河南商丘市)。1951年8月撤销,并入商丘市。旧市名。1949年置。属河南省商丘专区。1951年撤销,并入商丘市。

  • 太傅墟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百里礼水东岸。明、清时浮龙巡司驻此。

  • 落腰山

    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境。《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落腰山 “在司治南二百六十里。东西高而中凹,蛮人因呼为落腰也”。

  • 十里坡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灞桥东。清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西捻军张宗禹部在此痛击清军,湘军提督刘厚基、道员黄鼎败走,汉中镇总兵萧德扬、记名提督杨德胜、萧集山、萧长青、道员萧德纲等被杀,谭玉龙部被围三昼夜

  • 康杰县

    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由闻喜、夏县、垣曲三县析置,属太岳区。治所在今山西夏县境。为纪念晋豫边区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嘉康杰而命名。同年12月撤销。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2月由山西省垣南县改置

  • 大洪县

    西魏废帝三年(554)置,属光迁国。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为永清县。古县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析房陵县置,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属光迁国。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永清县

  • 细河

    ①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清一统志 ·鄂尔多斯》: 细河 “在右翼前旗西南二百十里。蒙古名纳林河。源出托里泉,南流会哈柳图河”。②即今辽宁本溪市西南细河。太子河支流。《清一统志 ·奉天府一》: 细

  • 文山关

    明置,属小所守御千户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小河乡北。《明史·地理志》 小河所:“北有师家山,一名文山,山麓有文山关。”

  • 北宕渠郡

    ①南齐置,属梁州。梁普通三年(522)治所在今四川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广安等县地。大同三年(537)于郡置渠州。北周武成元年(559)改为流江郡。②南朝梁置,属新州。治所在北宕渠县(今四川

  • 天马都督府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安西都督府。治所在解苏国数瞒城(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附近)。8世纪中废。唐羁縻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年)以解苏国数瞒城置。治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首都杜尚别附近。领洛那、束离二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