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白术汤

麻黄白术汤

《直指》卷十二:麻黄白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白术汤

处方麻黄(去节)、官桂、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茯苓白术、北梗、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感风发疟。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细辛槟榔

摘录《直指》卷十二

兰室秘藏》卷下:麻黄白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白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

处方青皮(去腐)1分,酒黄连1分,酒黄柏2分,橘红2分,甘草(炙,末)2分,升麻2分,黄耆3分,人参3分,桂枝3分,白术3分,厚朴3分,柴胡3分,苍术3分,猪苓3分,吴茱萸4分,白茯苓4分,泽泻4分,白豆蔻5分,炒曲5分,麻黄(不去节)5钱,杏仁4个。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便黄赤,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吐哕,痰唾白沫如胶,时躁热发欲去衣,须臾而过则振寒,项额有时如冰,额寒尤甚,头旋眼黑,目中溜火,冷泪,鼻不闻香臭,少腹急痛,当脐有时动气,按之坚硬而痛。

用法用量麻黄白术散(《东垣试效方》卷七)。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三阳三阴通治之剂也。桂枝麻黄解表祛风;升麻柴胡升阳散火;黄连黄柏燥湿清热,而黄柏又能补肾滋阴;蔻、朴、青、陈利气散满,而青、紫又能平肝,蔻、朴又能温胃;杏仁利肺下气;神曲化滞调中;吴茱萸暖肾温肝;参、芪、甘草、苍白二术补脾益气;二苓、泽泻通利小便,使湿去而热亦行。方内未曾有通大便之药,盖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矣。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猜你喜欢

  • 加减润肠丸

    药方名称加减润肠丸处方大黄(倍加)、黄芩、麻黄、郁李仁、杏仁(去皮)、厚朴、枳壳、陈皮(去白)、当归梢、莱菔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润血燥热,通大便。主伤食心腹痛。用法用量

  • 银翘红酱解毒汤

    药方名称银翘红酱解毒汤处方银花30克连翘30克 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 丹皮9克 山栀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 苡仁12克延胡索9克 炙乳没各4.5~9克川楝子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盆腔

  • 救逆汤

    《温病条辨》卷三:救逆汤药方名称救逆汤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24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复脉救逆。治温病误用发散药,津液被劫,心中震

  • 地黄饼

    药方名称地黄饼别名地黄饼子处方地黄5斤。制法上净择去苗后,于甑内蒸,先铺布一重,以土一层密闭令熟,出晒干,如此经三度,以生地黄汁2升洒之,却晒干,然后捣为饼子。功能主治治齿,生津液,乌髭鬓。主牙齿痛。

  • 菊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睛丸药方名称菊睛丸处方枸杞子90克 巴戟(去心)30克甘菊花(拣)12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肝肾,明眼目。治

  • 豮猪肝贴眼方

    药方名称豮猪肝贴眼方处方豮猪肝1具。制法薄切,以清水浸淘。功能主治时气后,因吃葵蒜热面损眼,暗不见物,昼夜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如法贴眼睑上,干即换之。连日及夜贴之,重者不过2日效。摘录《圣惠》卷十六

  • 开闭煎

    药方名称开闭煎处方夏枯草、白茅根、莽草、瞿麦、茯苓、冬葵子、西洋参、滑石、甘草。功能主治男、妇小便淋闭。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 神圣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神圣散药方名称神圣散处方麻黄15克(去根、节)细辛15克 千蝎15克(一半微炒,一半生用)藿香1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甚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薄荷酒或荆芥汤调

  • 橘贝半夏曲

    药方名称橘贝半夏曲处方化橘红川贝母半夏杏仁霜远志桔梗甘草天花粉木香肉桂枇把叶款冬花紫菀前胡黑苏子麻黄制法制成颗粒剂。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咯吐不爽,气急胸闷者。用法用量每服3克,日服

  • 加味益气凉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益气凉血汤处方生地12克,紫草9克,丹皮6克,地骨皮3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9克,山药12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