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钩藤丸

钩藤丸

《育婴秘诀》卷二:钩藤丸

药方名称钩藤丸

处方钩藤5分,白茯苓5分,天麻2分半,防风2分半,朱砂(水飞)2分半,蝉退2分半,羌活2分半,独活2分半,青皮2分半,炙甘草2分半。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内钓。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钩藤散”。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圣济总录》卷十五:钩藤丸

药方名称钩藤丸

处方钩藤1两,铅丹(研)1两,茵芋叶1两,石膏(研)1两,杜蘅1两,防葵(炙)1两,秦艽(去土)1两,甘草(炙)1两,菖蒲(九节者,去节,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松萝(炒)半两,蜣螂(去翅足,炒)半两。

制法上将10味为末,与别研2味和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至大不除,发即百脉挛缩,行步不正,口面?戾,言语无度。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良久服,5岁以下5丸,10岁以下7-10丸,15岁以上及长年并15丸,金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丸

药方名称钩藤丸

处方钩藤半两,天竹黄1分(研细),牛黄1分(研细),胡黄连半两,天麻1分,白附子1分(炮裂),干蝎1分(微炒),朱砂1分(研细),米粉1分,麝香半分(研细)。

制法上为末,用槐胶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天钓,身体壮热,筋脉拘急,时时抽掣。

用法用量于囟门上津调摩1丸,荆芥汤送下1丸。2岁以上加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猜你喜欢

  • 橘皮杏仁丸

    药方名称橘皮杏仁丸别名橘杏丸、润肠橘香丸处方橘皮4两,杏仁1两2钱(半熟者)。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便秘。用法用量橘杏丸(《魏氏家藏方》卷二)、润肠橘香丸(《御药院方》卷七)。摘

  • 妇科花蕊石散

    药方名称妇科花蕊石散处方花蕊石1斤,土色硫黄4两。制法上为末,和匀,用瓦罐1个,入二药,以纸泥封口,晒干,用炭火煅二柱香,次日取出研细。功能主治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胎衣不下,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服

  • 芫花莪术丸

    药方名称芫花莪术丸处方芫花半夏南星莪术各30克制法上药锉碎和匀,以苦油竹一截留节,将药置竹内,用好醋250毫升入竹内,浸湿纸塞紧,却入文武火中,煨一日夜,不可着猛火,待醋干,取出药,焙干为末,糊丸梧桐

  • 温泉汤

    药方名称温泉汤处方当归6克附子2.4克 小茴香3克 破故纸4.5克(合桃肉拌炒)乌药3克杜仲9克牛膝6克木香1.5克 广皮3克青皮3克生姜3片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治肾胀,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用法用量

  • 黄连***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黄连***汤药方名称黄连***汤别名黄连***散(《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黄连3克(去毛)乌梅14枚(擘)***9克 青木香1.5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清热杀虫。治伤寒及诸

  • 大山楂丸

    《中国药典》:大山楂丸药方名称大山楂丸处方山楂1000g 六神曲(麸炒)150g麦芽(炒)150g性状为棕红色或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蔗糖、炼蜜,混合,滤过

  • 旋覆汤

    药方名称旋覆汤处方旋覆花、五味子、前胡、麻黄(去节)、赤芍药、半夏僸、杏仁(去皮.尖.麸炒)、茯苓(去皮)、甘草(炙)、荆芥(去梗),各等分。炮制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伤风,感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

  • 虎睛圆

    药方名称虎睛圆处方茯神(去木)、天麻(去苗)、腻粉(研)、天竺黄(研)、胡黄连,各五两;朱砂(研飞)二两,麝香(研)、白附子(炮)、天南星(炮),各三两;青黛(研)七两,使君子一百个,天浆子(微炒)四

  • 安乐散

    药方名称安乐散处方人参4分(党参用1钱5分),麦冬1钱5分,归身1钱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钱,细辛3分,灯心5分。功能主治妇人子淋,属肾虚热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二

  • 冰梅丸

    《摄生众妙方》卷九:冰梅丸药方名称冰梅丸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