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魂丸

还魂丸

《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还魂丸

药方名称还魂丸

处方巴豆(去心皮,熬)2两,甘草(炙)2两,朱砂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4-5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发作有时,风温不能久住,吐恶水。

用法用量每服2丸,葱、枣汤送下;小儿2岁以上,每服麻子大2丸,日2次。

注意海藻菘菜、野猪肉芦笋、生血物。

摘录《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还魂丸

药方名称还魂丸

处方腻粉1分,水银1分,硫黄1分(同研),巴豆仁40粒。

制法上将巴豆单复排铫底,以三物按上巴豆令平,以瓷盏盖之,四面湿纸搭合,勿令气泄,炭火四向缓烧之,时于水中蘸挑底,少顷又烧又蘸,其盏上底内,滴水一点如大豆,干则复滴,以三滴干为度,候冷研,陈米饭为丸,作23丸。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一切脓肿。

用法用量每服1丸,熟水送下。疏下恶物,以白粥补之。此药1丸治1人,曾无失者,才取下即时不痛,其疮亦干。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猜你喜欢

  • 春风散

    药方名称春风散处方僵蚕黄连(俱锉)朴消白矾青黛各1.5克制法腊月初一,取猪胆5~6个,将上药装入胆内,缚定,用青纸裹,将地掘一方坑,长阔33厘米,上用竹竿横吊,以胆悬定于内,候至立春日取出,置当风处吹

  • 倍姜半夏丸

    药方名称倍姜半夏丸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

  • 灰浆膏

    药方名称灰浆膏处方天南星1两,半夏1两,草乌(煅存性)5钱。制法上煎浓汁,去滓,入木莲蓬蒂上白浆1-2两,采时以蛤蜊壳在蒂上刮取,搅匀,再用石灰以竹片拨炒,俟竹片焦黑成炭为度,徐徐投下,调成不稀不厚膏

  • 金水两润汤

    药方名称金水两润汤处方熟地1两,麦冬1两,柴胡1钱,甘草1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润肺金之燥。主伤风潮热,大便微硬。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2剂而微硬解,再服2剂而潮热除矣。各家论述此方用熟地以补水,水足则

  • 槐枝膏

    《鸡峰》卷二十一:槐枝膏药方名称槐枝膏别名三枝膏处方槐枝半斤(半寸锉),柳枝半斤(半寸锉),桑枝半斤(半寸锉)。制法上以水1斗,煎至3升,滤去滓,慢火熬膏,入后药末,青盐1两(研),芎(末)、细辛(末

  • 大紫菀丸

    《医心方》卷九引《古今录验》:大紫菀丸药方名称大紫菀丸处方紫菀2两,五味子2两,橘皮2两,香豉2两,干姜2两,桂心2两,杏仁2两,细辛2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食茱萸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

  • 慢性肝炎丸

    药方名称慢性肝炎丸处方板蓝根50斤,甘草20斤,茵陈50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甘草、板蓝根10斤,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茵陈热浸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以上药液,

  • 葛根牛蒡子汤

    《外科精义》卷下:葛根牛蒡子汤药方名称葛根牛蒡子汤别名葛根牛蒡汤、葛根牛蒡子散处方葛根1两,管仲1两,甘草1两,盐豉1两,牛蒡子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消毒解热。主时毒大头病,脉数而有力者。用法用

  • 人参固肌汤

    药方名称人参固肌汤处方黄耆(蜜、酒炙)人参甘草(炙)当归白术茯苓枣仁 忍冬连翘功能主治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 立苏散

    药方名称立苏散处方蝎蜥9个(去毒),马蔺花2钱(水浸1宿),木香1钱,没药半钱,胡椒(为末)半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肠气。用法用量方中胡椒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