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阳汤

补阳汤

兰室秘藏》卷上: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肉桂1钱(去皮),知母(炒)3钱,当归身(酒洗)3钱,生地黄(酒洗)3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陈皮3钱,白芍药5钱,防风5钱,黄耆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熟地黄1两,甘草1两,柴胡2两。

功能主治视正反斜症及内障。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大盏,去滓,空心服。

注意若大寒大风,过于劳役,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

各家论述1.《兰室秘藏》:《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此治法是也,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2.《医方考》: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甘温益气之品也,因所以补阳;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辛温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补阳;知母当归、生熟地黄、芍药、泽泻虽养阴,亦所以济夫羌、防、柴、独,使不散其真阳耳,是亦所以补阳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热,热者火之象,可以散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盖眼者肝木之窍,以故用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兰室秘藏》卷下: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黄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连翘1分,蝎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黄耆2分,柴胡2分,当归身3分,麻黄3分,吴茱萸5分,生地黄5分,地龙5分。

功能主治添精神,气和顺,乳食旺。主小儿大寒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盏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后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类证治裁》卷二: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参、耆、术、草、五味。

功能主治表虚,自汗失敛。

用法用量虚,加附子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猜你喜欢

  • 参术地黄膏

    药方名称参术地黄膏处方党参8两,冬术6两,熟地1斤,茯苓4两,淮山药3两,炙甘草2两,炒当归3两,炒白芍3两,炙黄耆4两,阿胶6两,杜仲2两,远志2两,广木香1两,广皮2两,桂圆肉8两,黑枣1斤,生姜

  • 木香顺气丸

    《仁术便览》卷二:木香顺气丸药方名称木香顺气丸处方黑牵牛(头末)360克 广木香30克补骨脂(炒)荜澄茄各120克槟榔(酸粟米饭襄,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120克制法上为末,水丸如绿豆大。功能主

  • 加味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乌药顺气散处方白芷、桔梗、陈皮、天台乌药、枳壳、茴香、缩砂、天南星、川芎、当归、半夏、南木香、牛膝、木瓜、槟榔、香附子、甘草、萆薢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男子、妇人36种风,72般气

  • 酒肿丸

    药方名称酒肿丸处方萝卜10枚,皂角5枚。制法上2味用水煮干,去皂角,将萝卜捣烂,蒸饼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酒肿,及脾虚发肿。用法用量萝卜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法制熟艾

    药方名称法制熟艾处方陈久黄艾。不以多少,择取叶。炮制入臼内,用木杵轻捣令熟,以细筛隔去青渣,再捣再筛,如此三次,别以马尾罗子隔之,更再捣,罗,候柔细黄熟为度。功能主治主灸百病。用法用量世人着灸,多无法

  • 栀子豉汤

    药方名称栀子豉汤处方栀子9克(劈)香豉4克(绵裹)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懊憹,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用法用量以水40

  • 葶苈木香丸

    药方名称葶苈木香丸处方人参汉防己各30克 苦葶苈(炒)120克木香槟榔木通白茯苓(去皮,面襄,煨)各30克制法上为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气,通身虚肿。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

  • 丹砂双丸

    药方名称丹砂双丸处方丹砂、巴豆(去皮心,灰汁煮半日,别研如泥)、甘遂(末之,炒令黄黑色)、雄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少小哺露痞坚,壮热惊啼,哺乳不生肌肉,食不消化,下痢,骨肉消瘦。用法

  • 麦门冬粥

    《圣济总录》卷一九○:麦门冬粥药方名称麦门冬粥别名门冬粥(《遵生八笺》卷十一)。处方生麦门冬(去心,净洗,切碎,研烂,绞取汁)60毫升 白粳米(净淘)60克薏苡仁(拣净,去土)30克 生地黄(肥者12

  • 补益钟乳丸

    药方名称补益钟乳丸处方钟乳粉3两,五味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泽兰1两,远志3分(去心),芎?1两,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