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苏散

紫苏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羚羊角屑22克槟榔22克木香15克 桂心15克独活15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茎叶30克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茴香根30克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15克(炙微赤)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脚气,脚重虚肿,胸闷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葱白1茎并须,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普济本事方》卷三: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叶 桑白皮(洗净,蜜涂,炙黄)青皮(去白)五味子(拣)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肺感风寒,咳嗽痰多,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紫苏叶、麻黄辛温宣透,发散风寒为君;杏仁、桑白皮润肺化痰,降利肺气,青皮理气宽中为臣;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敛肺生津,止咳平喘为佐。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川楝丸

    《医级》卷八:川楝丸药方名称川楝丸处方川楝子茴香各60克附子30克制法上三味,用酒300毫升,煮尽为度,焙,晒干,炒,研末。功能主治主奔豚小腹疼痛。用法用量每药末30克,用延胡15克,全蝎18个,丁香

  • 参曲散

    药方名称参曲散处方人参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桂(去粗皮)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3分,甘草(炙)3分,陈曲(炒黄)3分,诃黎勒皮3分,白术3分,京三棱(煨熟)3

  • 姜酊

    药方名称姜酊来源为姜流浸膏经加工制成的酊剂。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液体;有姜的香气,味辣。炮制取姜流浸膏200ml,加90%乙醇使成1000ml,混匀,静置,滤过,即得。功能主治健胃驱风药。用法用量口服,

  • 疏肝和胃饮

    药方名称疏肝和胃饮处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0克,煅瓦楞10克。功能主治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主肝胃不和。用法用量

  • 鸡子清饮

    药方名称鸡子清饮别名鸡子清散处方鸡子2枚(取清),芒硝(细研)2钱,寒水石(细研)2钱。功能主治热病5-6日壮热之甚,狂言欲走,大便秘结。用法用量鸡子清散(《医钞类编》卷四)。摘录《医统》卷二十五

  • 凉血地黄加人参汤

    药方名称凉血地黄加人参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人参、升麻、白术、黄芩(酒炒)、甘草。功能主治妇人痘疮发热之时,热入血室,经水先期而来,至4日不止者。摘录《麻疹全书》卷下

  • 车前子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车前子饮药方名称车前子饮处方车前子1两,甘菊花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炙、锉)1两,京三棱(煨、锉)1两,黄连(去须)1两,熟干地黄(焙)1两半,桔梗(锉、炒)1两

  • 豆豉膏

    《幼幼新书》卷五:豆豉膏药方名称豆豉膏处方黑豆10克田螺19个 葱1大把功能主治主初生小儿肚膨脐肿。用法用量捣烂,巴蕉汁调,贴脐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五《鸡峰》卷二十二:豆豉膏药方名称豆豉膏处方豆豉不

  • 揩齿秦椒散

    药方名称揩齿秦椒散处方秦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分,干漆(炒烟尽)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马齿苋(重午日收,阴干)半两,石榴皮1分,柳枝1分,桑根白皮1分,胡桃皮1分,白刺皮1分。制法上锉细,入瓷

  • 二香内托散

    药方名称二香内托散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芍药、甘草、乳香、乌药、防风、官桂、厚朴、桔梗。功能主治蝼蛄三窜肿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温服。摘录《外科图说》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