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及膏

白及膏

普济方》卷三一四:白及膏

药方名称白及膏

处方良姜、白及、沥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嚼脂麻,水同熬为膏,入冷水共淀,用绊绢1片,火上摊作膏。

功能主治蝼蛄疮。

用法用量贴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四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白及膏

药方名称白及膏

处方白及面1两,煅石膏面1两,凡士林8两。

制法以上药物,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收敛生肌。主烧、烫伤,下肢溃疡,臁疮。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的清洁疮面。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白及膏

药方名称白及膏

处方白及1两,白蔹1两,白蜡各1两,黄耆(锉)1分,乳香(研)1分,牡丹皮1分,芍药1分,丁香1分,麻油2两。

制法上9味,除油。蜡外,并锉细;先煎麻油令沸,次入前项药,以柳木枝不住手搅,绵滤过去滓,再煎,入蜡,膏成,入银石器中盛,候冷。

功能主治小儿唇疮。

用法用量不拘多少,取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得效》卷十九:白及膏

药方名称白及膏

处方白芷白及、松脂(均为末)。

制法用头发1大握,桐油1碗,于瓦器内熬,候油沸,头发熔烂,人上药末,出火摊冷,以瓦器收贮,不容灰入。

功能主治断跟皲。

用法用量每日100沸汤泡洗皲裂令软,拭干,敷其上。或加少水粉。

摘录《得效》卷十九

《卫生鸿宝》卷二:白及膏

药方名称白及膏

处方白及5钱(炙,为末),广胶1两(烊化)。

制法和匀。

功能主治发背,搭手。

用法用量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海蜇皮贴之。数次即消。

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猜你喜欢

  • 六和茶

    药方名称六和茶处方藿香1两5钱,川朴1两,杏仁1两5钱,半夏2两,木瓜1两5钱,赤苓2两,苍术1两5钱,人参1两,扁豆2两,甘草2钱,茶叶4两,砂仁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调和六气。主用法用量加生

  • 麻黄独活汤

    药方名称麻黄独活汤处方麻黄(去根,锉)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丹参1两,五加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牛膝(酒浸,焙干)1两,桑根

  • 大黄白芷

    药方名称大黄白芷处方大黄、白芷、肉桂各10克,樟脑2克,用白酒150毫升。制法共浸泡1日后,即可饮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扭伤腰痛,一般只须服1~2日,病即告愈,用之临床,屡获奇效。用法用量每次

  • 槐香散

    药方名称槐香散别名万金散处方槐花(不拘多少)。制法上火烧存性,研细,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万金散(《普济方》卷一八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常山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丸药方名称常山丸处方常山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香豉(炒干)2合。制法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疟发热,身背皆黄,小便不利。用法用量

  • 立正散

    药方名称立正散处方人中白枯白矾铜绿轻粉各0.3克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先洗净疳,然后上药,每日二三次,贴之大效。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

  • 点眼地黄膏

    药方名称点眼地黄膏处方生地1合,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制法用地黄捣自然汁和成饼子。功能主治被物撞打,及风热暴赤肿痛,目热泪出。用法用量用时衬纸点眼上。如火烧汤泼,再加黄芩、山栀、大黄各等分为

  • 加味红绵散

    药方名称加味红绵散处方天麻、麻黄、荆芥穗、全蝎、薄荷、紫草、蝉蜕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疹风热惊搐。用法用量《治痘全书》本方用法:上为末,调抱龙丸服之。各家论述痘之出也,自内达外。心热则惊,肝热则搐,所以搐

  • 凉荣汤

    《观聚方》卷五引《诸证辨疑》:凉荣汤药方名称凉荣汤处方生地 川归尾 扁柏叶蒲黄白芍药甘草麦门冬知母黄柏各等分功能主治清营化瘀。治营分有热,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观聚方》卷五引《诸证辨疑》《

  • 丁香皮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皮煮散处方丁香皮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槟榔(生,锉)半两,白术半两,姜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寒气结强,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