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猴枣散

猴枣散

《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猴枣散

药方名称猴枣散

处方羚羊角3克麝香1.2克猴枣12克 月石(煅)3克 伽楠香3克川贝母(去心)6克 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3克天竺黄(飞)9克

制法上药各取净粉,除麝香、伽楠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固封。

功能主治化痰镇惊,清热开窍。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0.3~0.6克,每日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

摘录《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

方出《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名见《古今名方》:猴枣散

药方名称猴枣散

处方猴枣12g,羚羊角3g,月石3g,沉香3g,青礞石3g,川贝母6g,天竹黄6g,麝香1.2g。

制法上为末,混匀。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痉开窍。主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发热烦躁,喉间痰鸣。

用法用量每服0.3-0.6g,开水送下。

摘录方出《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名见《古今名方》

猜你喜欢

  • 加减瑞莲丸

    药方名称加减瑞莲丸处方苍术1斤(酒浸4两,醉浸4两,米泔水浸4两,生用4两),枸杞子2两,破故纸2两,五味子2两(去梗),莲肉1斤(去心,酒浸软,入犍猪肚内,煮极烂,取出焙干,为末,猪肚汁仍留为丸),

  • 半夏枳术丸

    药方名称半夏枳术丸处方半夏(汤泡7次,焙干)2两,枳实(麸炒黄色)2两,白术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伤食内伤。用法用量每服50丸,添服不妨,无定法。如热汤浸饼蒸为丸

  • 百病丹

    药方名称百病丹处方沉香1钱(为末),木香1钱(为末),郁金1钱(为末),延胡1钱(为末),当归1钱(为末),甘草1钱(为末),丁香(为末)1钱,大黄2钱,朱砂6分,白硼砂6分,巴豆肉(去油)4钱。制法

  • 百补膏

    药方名称百补膏处方玉竹1斤,枸杞1斤,龙眼肉1斤,核桃肉1斤,女贞子1斤。制法砂锅内多次水煎,一汁、二汁、三汁合熬,用文武火俟滴水成珠,加白蜜1斤,再熬成膏,瓷瓶收贮。功能主治心血、肾水不足,及诸虚。

  • 附术散

    药方名称附术散别名附子散、附术汤处方附子1两(炮),白术1两,川芎3钱,独活半两,桂心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头项强直,头摇口噤。用法用量附子散(《法律》卷四

  • 疏肝利胆汤

    李培生方:疏肝利胆汤药方名称疏肝利胆汤处方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功能主治疏肝

  • 双芝丸

    药方名称双芝丸处方熟干地黄(焙,取末)石斛(去根,酒浸)五味子(焙)黄耆(锉)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杜仲(蜜水浸泛)菟丝子(酒浸三日,炒)糜鹿角霜各250克沉香9克麝香6克(研)人参白茯苓(去皮)

  • 隔竹煮粥

    药方名称隔竹煮粥处方糯米、白蜡弹子大。功能主治服乳石人咳嗽有血。用法用量以青竹筒1个,入水1升,下米与蜡,密封了口,重汤煮熟。稍热,任意食之。摘录《鸡峰》卷十

  • 清膈饮

    药方名称清膈饮处方枇杷叶竹茹各3克 生半夏茯苓各4.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呕吐,不能进食。用法用量加生姜7片,水煎,沮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 除积汤

    药方名称除积汤处方当归、山楂、神曲、三棱(醋炒)、砂仁、槟榔、莪术(醋炒)、陈皮、枳实、酒军、茵陈、腹皮(一本有朴消)。功能主治酒伤黄肿,气喘发咳,小腹肿满、膨胀,有积结而服药不效,攻下之后,用本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