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乌粥

川乌粥

药方名称川乌粥

别名乌头粥

处方川乌(生,去皮尖,为末)。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手足四肢不遂,痛重不能举。

用法用量乌头粥(《普济方》卷一八五)。

中湿,更入薏苡仁末2钱,增米作1中碗。

各家论述1.《本事》: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遂,痛重不能举者。有此证预防服之。左氏云:风淫末疾,谓四肢为四末也。脾主四肢,风邪客于肝,则淫脾,脾为肝克,故疾在四末。谷气能引风温之药径入脾经,故四肢得安,此汤剂极有力。予尝制此方,以授人服者良验。

2.《本事方释义》:川乌气味苦辛大热,入足太阳、少阴,能行走经络,风寒湿三气之邪,流入经脉隧道,至气血壅滞,麻痹不仁,四肢不遂,夫邪客于肝,肝必侵。犯脾土,故肝脾相犯之候,每多此症,非辛热善行走之药不能直入病所,独用一味者,欲其力量之大而专也。

摘录《本事》卷三

猜你喜欢

  • 回澜汤

    药方名称回澜汤处方荆芥3钱,枳壳3钱(同炒),人参3钱,蚶子1对(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怀胎7-8个月患痘疹。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升麻煎酒浆调下,又用猪蹄1只,绵花1两,橘红5钱,酒浆热服之。摘

  • 蛇床子汤

    药方名称蛇床子汤处方威灵仙蛇床子当归尾各15克 缩砂壳9克 土大黄苦参各15克 老葱头7个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治肾囊风,干燥极痒,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淫脂水,皮热痛如火燎

  • 白芥子吹鼻散

    药方名称白芥子吹鼻散处方白芥子1两,舶上莎罗1两,芸苔子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牙疼。用法用量每用1字,如患左边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边,即吹左鼻中。仍先净洗鼻中,吹药即验。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 黄连香薷饮

    《丹溪心法》卷一:黄连香薷饮药方名称黄连香薷饮处方香薷500克 川朴(制)250克黄连12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清暑化湿。治冒暑,腹痛水泻,恶心。用法用量每用6~9克,水煎服。挟痰,加半夏、南星;

  • 大黄连翘汤

    药方名称大黄连翘汤处方大黄、连翘、防风、瞿麦、荆芥、当归、赤芍、滑石、蝉蜕、黄芩、山栀、甘草(加紫草5分)。功能主治痘疮身热如火,疮势稠密,心烦狂躁,气喘妄言,大小便秘,渴而腹胀,内外蒸烁,毒复入里者

  • 拔疔红膏

    药方名称拔疔红膏处方银朱3钱(水飞,晒干),蓖麻仁2钱,嫩松香5钱,黄丹1钱(晒干),轻粉5分。制法上捣为膏。功能主治拔疔。主疔疮、无名肿毒,已成脓或未成脓,已溃或未溃。用法用量以银针将疔头挑破,用红

  • 加味苦参丸

    《普济方》卷一一五:加味苦参丸药方名称加味苦参丸别名苦参丸处方苦参1斤,荆芥半斤,何首乌,白僵蚕2两,香白芷,川芎2两,赤芍药2两,大黄1两,白花蛇1条。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

  • 哮吼灵秘丹

    药方名称哮吼灵秘丹处方胆南星60克 大半夏60克(用白矾15克、牙皂1.5克,同煅—夜,不见白星)赤茯苓(去皮)60克 苦葶苈60克 大贝母60克沉香30克 青礞石(消煅)15克天竺黄6克珍珠9克(豆

  • 加减安肾丸

    药方名称加减安肾丸处方枣仁2钱,山药2钱,熟地(瓦炙干)4钱,杜仲(盐水炒)2钱,续断2钱,当归2钱,石斛1钱,白术2钱,阿胶2钱,故纸(盐水炒)1钱,白芍(酒炒)1钱。功能主治滋阴安胎。主妊娠胎动不

  • 比金圆

    药方名称比金圆处方滑石、腻粉(研),各十五两;青黛(研)二两半,天南星(炮)一十二两半,巴豆七百个(去皮.去霜)。炮制上为细末,以面糊为圆,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体热,喘粗涎嗽,心忪颊赤,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