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胶膏

姜胶膏

药方名称姜胶膏

处方鲜姜自然汁1斤,明亮水胶4两。

制法同熬成稀膏,摊于布上。

功能主治肢体受凉疼痛,或有凝寒阻遏血脉,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贴患处,旬日1换。

注意热肿疼者,断不可用。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截风生胃汤

    药方名称截风生胃汤处方天南星1个(须半两以上重者,慢火炮熟,细锉),好人参不拘多少(焙干,细锉)。功能主治小儿禀受气弱,脏腑泄泻,乳奶不化,或泻清水,乃惊证之渐者。用法用量上各用1钱半,水1盏,加生姜

  • 矾石膏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矾石膏药方名称矾石膏处方矾石(熬令对尽)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菖蒲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3两(别研),蓖麻仁2两半(别研),松脂3分,烟脂3分。制法上药捣

  • 豆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豆附丸药方名称豆附丸处方肉豆蔻(炮)白茯苓(焙)附子(炮,去脐)各120克木香(不见火)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60克丁香(不见火)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

  • 黄耆白芷汤

    药方名称黄耆白芷汤处方黄耆、白芷、枸杞、甘草、制首乌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疹当靥不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常山太守马灌酒

    药方名称常山太守马灌酒处方天雄2两(生用),蜀椒1两,商陆根1两,乌头1枚(大者),桂心1两,白蔹1两,茵芋1两,干姜1两,附子5枚,踯躅1两。制法上(口父)咀,以绢袋盛,酒3斗渍,春、夏5日,秋、冬

  • 梨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梨膏药方名称梨膏处方秋梨3200两,麦冬32两,贝母32两,百合32两,款冬花24两,冰糖640两。制法上将秋梨切碎,加麦冬等4味,水煎3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

  • 八仙寿神汤

    药方名称八仙寿神汤处方何首乌4钱,地骨皮4钱,茯苓4钱,党参2钱,生地黄2钱,熟地黄2钱,天门冬2钱,麦门冬2钱。功能主治身体虚弱,精神疲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 四柴胡饮

    药方名称四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 炙甘草3克生姜3~7片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功能主治扶正解表。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用法用量用水

  • 除热结肠丸

    药方名称除热结肠丸处方黄连半两,柏皮半两,苦参半两,鬼臼半两,独活半两,橘皮半两,芍药半两,阿胶半两。制法上为末,以蓝汁及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热,下黄赤汁沫及鱼脑杂血,肛中疮烂,坐(匿虫)生

  • 芎归泻心汤

    药方名称芎归泻心汤处方归尾川芎蒲黄丹皮各3克 桂心2.1克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治败血停积,上干于心,胸膈胀闷,烦躁昏乱,狂言妄语,如见鬼神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调五灵脂(研末)3克,食后服。摘录《会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