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橘丸

姜橘丸

《百一》卷八: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青盐1两淹1宿,焙干),甘草1两半(炙),陈皮1两半(去白),青皮(去瓤)3分,缩砂仁3分,木香3分,蓬莪术1两(醋浸1宿)。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中酒恶心,心脾痛,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盐汤送下,不拘时候;或空心含化亦可。

摘录《百一》卷八

《百一》卷二: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生姜(洗净,不去皮,切作片子,焙干)1斤,陈皮(去白)1斤,神曲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汤熟水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二

《卫生总微》卷十三:姜橘丸

药方名称姜橘丸

处方橘皮生姜末。

制法以好陈橘皮不拘多少,极陈者尤妙,洗净去白,焙干,为细末,每5两入生姜末3两和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乳哺失宜,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猜你喜欢

  • 九仙固元丹

    药方名称九仙固元丹处方川乌(去皮尖,细切,食盐淹1宿)1两,苍术(米泔浸过,切片,葱管涎淹1宿,炒)1两,茴香(炒)3两,川萆薢1两,宣州木瓜2两,白术1两,虎胫骨(全用,前脚下截为妙,有髓者佳,酥炙

  • 橘皮茯苓丸

    药方名称橘皮茯苓丸处方橘皮(去白)4两(为末,以生姜自然汁搜饼子,晒干),枳实半两(麸炒),白茯苓2两(去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宽膈和胃,美进饮食,去湿利小便。主

  • 消积化痞丹

    药方名称消积化痞丹处方白术150克茯苓90克六曲60克 地栗粉240克鳖甲500克(醋炙)人参15克甘草30克白芍90克半夏30克白芥子30克 萝卜子15克厚朴15克肉桂9克附子3克制法为末,蜜为丸,

  • 椒红固肠丸

    药方名称椒红固肠丸处方神曲6两(锉作小块,炒香熟),白术1两(锉,炒干),川姜(去皮,炮)3两,川椒(去目,炒去汗,取干净)1两半,厚朴(去粗皮,姜炙)1两,肉豆蔻3两(面裹煨)。制法上为细末,别用蒜

  • 加味黄芩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黄芩汤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处方黄芩4钱,厚朴3钱,吴茱萸4钱,毛苍术4钱,杭白芍3钱,升麻3钱,车前子4钱(炒),木通3钱,大枣6枚,甘草2钱。功能主治漏底伤寒。伤寒日久,不能忌

  • 加味养元粉

    药方名称加味养元粉处方条参1两,茯苓1两,莲米1两,山药1两,芡实1两,山楂5钱,花椒1钱。功能主治脾胃虚弱。用法用量加糯米1升,炒黄研末,白糖调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柴前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前梅连散处方胡黄连柴胡前胡乌梅各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痊。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柴芍参苓散

    药方名称柴芍参苓散别名柴芍参苓饮处方柴胡5分,芍药5分,人参5分,白术5分,茯苓5分,陈皮5分,当归5分,甘草3分,丹皮3分,山栀(炒)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或呕吐泄泻。小儿肝

  • 止痛紫金丸

    药方名称止痛紫金丸处方丁香50g血竭50g当归50g 熟大黄50g木香50g儿茶50g红花50g骨碎补(烫)50g土鳖虫25g乳香(制)25g没药(制)25g赤芍25g自然铜(煅)25g甘草25g性状

  • 神效酒煎散

    药方名称神效酒煎散处方人参没药(另研)当归尾各30克甘草栝楼1个(半生半炒)制法上以酒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作四服。滓焙干,加当归末30克,酒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气托毒,活血消肿。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