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归养荣汤

参归养荣汤

《寒温条辨》卷四:参归养荣汤

药方名称参归养荣汤

处方人参1钱,半夏3钱,生姜(炮)3钱,甘草(炙)1钱,白芍(酒炒)1钱半,当归2钱,生地2钱,熟地3钱,大枣2钱。

功能主治禀赋娇怯,或素病亏损,邪留心下,令人痞满,因下益虚,失其健运,愈令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四

《回春》卷五:参归养荣汤

药方名称参归养荣汤

处方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白术、白茯苓陈皮甘草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痓病。破伤风,生疮溃后受风者,因生疮溃而未合,失于调护,风邪乘虚侵入疮口,先从疮围起粟作痒,重则牙紧项轮下视。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五

《回春》卷五:参归养荣汤

药方名称参归养荣汤

处方人参当归、熟地黄白术(去芦)、茯苓(去皮)、白芍(酒炒),陈皮黄柏(酒炒)、知母(洒炒)、牛膝(去芦,酒洗)、杜仲(姜,酒炒)、破故纸(酒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痿症气血虚损,属虚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肥人气虚有痰,加半夏,去白芍:瘦人血虚有火,倍加当归、熟地黄

摘录《回春》卷五

《回春》卷三:参归养荣汤

药方名称参归养荣汤

处方人参当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砂仁厚朴(姜汁炒)、山药(炒)、莲肉(炒)、芍药(酒炒)、熟地黄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疟疾截住后调养血气。主

用法用量大枣2个,水煎,温服。

疟热虚汗,加黄耆,去砂仁

摘录《回春》卷三

猜你喜欢

  • 香梅丸

    药方名称香梅丸处方乌梅(同核,烧存性)香白芷(不见火)百药煎(烧存性)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散瘀拈痛膏

    药方名称散瘀拈痛膏处方如意金黄散30克 樟冰9克(研匀)制法以白石灰1千克,用水400毫升和匀,候一时许,将灰上面清水倾入碗内,加麻油对分,以竹箸搅百转,自成稠膏,调前药稀稠得所,听用。功能主治活血散

  • 黄牛胆煎

    药方名称黄牛胆煎处方黄牛胆汁半合,鲤鱼胆汁半合,猪胆汁半合,羊胆汁半合,熊胆1分,胡黄连1分(捣末),黄连1分(去须,为末),秦皮1分(捣末),白蜜3两。制法上将黄连、秦皮、胡黄连等末,入白蜜并胆汗拌

  • 川芎牡丹散

    药方名称川芎牡丹散处方牡丹1两,陈橘皮1两,芎1两,诃子1两,木香3分,当归3分,白术3分,玄胡索3分,京三棱3分,半夏3分,甘草半两,干姜半两,羌活半两,桂1两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脏气不调

  • 黄耆萆薢大黄汤

    药方名称黄耆萆薢大黄汤处方黄耆5两,萆薢5两(即土茯苓),当归3两,芎?3两,桂枝3两,防已3两,升麻3两,鲮甲2两,熟大黄1两,附子1两,甘草1两,营实2两(若无,以忍冬花代之)。功能主治霉疮。发头

  • 冬葵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冬葵子散药方名称冬葵子散处方冬葵子(锉)蒲黄各15克功能主治主小儿膀胱热甚,血淋不止,水道涩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00毫升,入生地黄15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量儿

  • 固土车水丸

    药方名称固土车水丸处方马房粪坑内马脚所常踏之处泥土马溺。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伤黄肿,气喘发咳,小腹肿满,臌胀。用法用量每服64丸,空心沸汤送下,以24日为度,晚服养阳济阴汤。注意白马尤佳

  • 人参饮子

    药方名称人参饮子处方麦门冬0.6克人参(去芦)当归身各0.9克黄耆白芍药甘草各3克五味子5个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呼吸气促,精神短少,衄血吐血。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立胜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立胜散药方名称立胜散处方黄连黄柏秦皮(去粗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锉散。功能主治治风毒攻眼,及时眼隐涩,羞明肿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灯心7茎,煎数

  • 蚶壳丸

    药方名称蚶壳丸处方蚶壳(又名瓦垄子,火煅,醋淬3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气血痰块症瘕。用法用量醋糊为丸,姜汤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