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三物汤

厚朴三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

药方名称厚朴三物汤

别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处方厚朴15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功能主治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

备注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厚朴三物汤

药方名称厚朴三物汤

别名厚朴汤、三物汤

处方厚朴8两,大黄4两,枳实5枚。

功能主治腹满痛,大便闭。腹满发热数10日。腹中热,大便不利。暑湿腹痛,大便结。食积痛,寒饮食过伤,心腹卒痛,如锥刺之状,若伤湿热之物,不得化而闷乱便秘者。

用法用量厚朴汤(《千金翼》卷十八)、三物汤(《血证论》卷八)。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闭者,气已滞也。《经》曰塞也,通因通用,此之谓也。于是以小承气通之。乃易其名为三物汤者,盖小承气君大黄以一倍,三物汤君厚朴以一倍者,知承气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团在中上也。绎此,可启悟于无穷矣。

2.《金匮要略心典》: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姜葱膏

    药方名称姜葱膏处方生姜1斤(取自然汁)4两,葱汁4两。制法共煎成膏,入牛胶少许,麝香1分,摊布上。功能主治流痰痉痛,不红不肿,皮肉冰冷。用法用量贴。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胡麻延寿丹

    药方名称胡麻延寿丹处方春季三月用:胡麻4两,秋石4两,何首乌4两,生地黄4两,粉甘草4两。秋季三月用:胡麻4两,秋石4两,何首乌4两,熟地黄4两,甘草1两。夏、冬二季用:胡麻4两,秋石4两,何首乌4两

  • 护颜汤

    药方名称护颜汤处方玄参1两,当归1两,金银花2两,瓜蒌半个,生地1两,石膏3钱,白芷2钱,半夏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脸旁鼻外生疽。用法用量水6碗,煎至1碗服。5日内即散。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分肢散

    药方名称分肢散处方巴豆半两(不出油),川大黄1两,朴消半两。制法大黄为末,后入巴豆霜、朴消,一处细研,用油贴起。功能主治小儿卒风,大人口眼喎斜,风涎裹心,惊痫天吊,走马喉闭,急惊,一切风热。用法用量每

  • 补肾石斛散

    药方名称补肾石斛散处方石斛1两(去根,锉),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杜仲1两(去粗皮,微炙,锉),五味子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沉香1两,黄耆半两(

  • 荆槐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荆槐散药方名称荆槐散处方荆芥穗槐花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牙宣出血或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牙,仍煎点服。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直指》卷二十一:荆槐散药方名称荆槐散处方

  • 柴芩栝楼芍药汤

    药方名称柴芩栝楼芍药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1钱,半夏2钱,甘草1钱(生),生姜2钱,大枣3枚,栝楼根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少阳疹病,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热服。摘录《四圣悬

  • 黄石膏

    药方名称黄石膏处方黄丹、滑石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金疮深者。用法用量敷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神妙散

    药方名称神妙散处方朴消60克(安豆腐淋过,将瓦盏煅)辰砂1.5克乳香1.5克玄明粉0.3克 脑子9克麝香0.9克胆矾1.5克硇砂1.5克 南硼砂1.5克制法上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翳膜障眼。用法用量以

  • 白鹤丹

    药方名称白鹤丹处方白花蛇肉半两(酒浸,去皮,炙黄焦),白附子(生用)2个,僵蚕(去丝)、天南星(去皮,红酒煮)、天麻、轻粉。制法上为末,法酒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慢脾风不醒,四肢冷,不食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