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催汤丸

催汤丸

《中国药典》:催汤丸

药方名称催汤丸

处方木香膏30g 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 木藤蓼(去皮)50g 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 毛诃子(去核)20g 块根糙苏60g

来源系藏族验方。

性状为灰黄色的大丸,表面粗糙,纤维碎末明显;气香,味苦、辛、微咸。

炮制上九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八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ml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ml,趁热服汤;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规格每丸重4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催汤丸

药方名称催汤丸

处方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土藤蓼(去皮)50g,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诃子(去核)20g,块根糙苏60g。

制法以上9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8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每丸重4g。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主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毫升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毫升,趁热服汤,1次1-2丸,1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活络效灵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活络效灵丹药方名称活络效灵丹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 生明乳香15克 生明没药1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气血瘀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症瘕积聚

  • 甘桔加阿胶紫菀汤

    药方名称甘桔加阿胶紫菀汤处方甘草2两,桔梗1两,阿胶,紫菀。功能主治肺痿唾脓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煎温服。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 古圣散

    药方名称古圣散处方漏芦(去芦头)半两(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用法用量先用生姜2两取汁,蜜2两,同煎3-5沸,入好酒5合,以瓷器盛。每用7分盏调药

  • 极熟豉酒

    药方名称极熟豉酒处方香豉3升。功能主治利腰脚,除湿痹。主瘴毒脚气,心神烦闷。用法用量上以酒1斗,渍3宿后,每日随性暖饮之。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 蛤蚧固金汤

    药方名称蛤蚧固金汤处方熟地6钱,淮山药3钱,冬虫夏草3钱,茜草根2钱,炙蛤蚧1钱5分(去头足),白茯苓3钱,驴胶3钱(后下),北沙参3钱,原川贝母1钱半,白石英4钱,女贞子4钱。功能主治肺肾并亏,喘咳

  • 补气汤

    《瑞竹堂经验方》卷一:补气汤药方名称补气汤处方黄耆90克(去芦,蜜水炙)人参甘草(炙)各15克麦门冬30克(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气虚弱,脉浮而软,怔忡无力,少

  • 解毒如神散

    药方名称解毒如神散处方大甘草不拘多少(去皮)。制法上为极细末。用竹筒1个,刮去青,两头留节,开一孔入粉草在内,待满,用油灰塞孔,勿令泄气,五月端午午时入粪坑中,以砖缚在竹上,坠沉粪底49日取出(或立冬

  • 坠痰丸

    《丹台玉案》卷四:坠痰丸药方名称坠痰丸处方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胆星青礞石(煅过)石菖蒲各30克麝香3克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为丸。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

  • 葛粉散

    《伤寒总病论》卷四:葛粉散药方名称葛粉散处方葛粉2升,生干地黄1升,香豉半升。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预防热病急黄、贼风。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以牛乳、蜜汤、竹沥、米饮、乌梅汤任意调下,1日3次;有

  • 攻积丸

    药方名称攻积丸处方川乌1两,吴萸1两,官桂1两,干姜1两,黄连8钱,橘红8钱,槟榔8钱,茯苓8钱,枳实8钱,菖蒲8钱,桔梗8钱,延胡8钱,半夏8钱,巴仁5钱,皂角5钱。功能主治积聚及老人虚寒便秘。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