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子丸

九子丸

御药院方》卷六:九子丸

药方名称九子丸

处方鹿茸1两(去毛,炙令黄色),肉苁蓉4两(酒浸三宿,切,焙干),远志1两(去心),续断1两(捶碎,去筋丝,酒浸一宿),蛇床子1两(微炒),巴戟1两(去心),茴香子1两(舶上者,微炒),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鹿角脊髓5条,去血脉筋膜,以无灰酒1升,煮熬成膏;更研烂,用炼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阴血,补阳气,壮精神,倍气力,强阳补肾,益精气,壮筋骨。主男子腰肾虚冷,膝脚少力,夜多异梦,精道自出,阳事不兴;女子失血,绝阴不产;老人失溺。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活人心统》卷下:九子丸

药方名称九子丸

处方菟丝子(酒煮)1两,枸杞子1两,韭子(炒)1两,车前子1两,酸枣仁1两,覆盆子1两,益智子(去壳,盐炒)1两,鸡头子1两,柏子(去壳)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阳补肾。主男子诸虚,心气不足,遗精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子丸

药方名称九子丸

处方蔓菁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青箱子1两,决明子(微炒)1两,楮实(麸炒黄)茺蔚子1两,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别捣为末)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风毒,眼赤,日夜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下,夜食前再进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猜你喜欢

  • 加减四君子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四君子汤药方名称加减四君子汤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

  • 和中清热饮

    药方名称和中清热饮处方黄连(姜炒)1钱,半夏(姜制)1钱,茯苓1钱5分,陈皮7分,藿香7分,砂仁7分。功能主治小儿热吐。小儿(口见)乳,面色多赤,二便微秘,手足指热。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摘录《明医指

  • 散血膏

    药方名称散血膏处方紫金皮白芷大黄姜黄南星 大柏皮赤小豆寒水石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地黄汁调成膏。功能主治治目赤肿不能开,睛痛,热泪如雨者。用法用量敷眼四周。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 济生消毒饮

    药方名称济生消毒饮处方郁金、巴豆、雄黄、黄蜡。制法上为丸。功能主治时行咽痛。用法用量每服7丸。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八

  • 存命汤

    药方名称存命汤处方羌活9g,防风9g,川芎9g,大黄9g,法夏9g,川乌9g,草乌9g,全虫9g,僵蚕9g,蜈蚣9g,蝉衣9g,南星9g,天麻9g,白芷9g,白附子9g,甘草9g,琥珀粉3g,朱砂3g

  • 大人参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人参半夏丸处方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化痰坠涎,止嗽

  • 加味脏连丸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加味脏连丸药方名称加味脏连丸处方川连5两,苦参3两,生川军2两,圆皂角仁1两5钱,白芷1两5钱,光桃仁1两。制法各为细末,取猪大肠洗净,纳入肠中,酒、水各半,煮烂捣研,和

  • 龙脑牛黄丸

    药方名称龙脑牛黄丸处方真槐胶1分(须是真好,通明光净者),真阿胶1分(微炙令肥黄),牛黄1分(别研),腻粉1分(后入),水银1分(用枣肉同研无星用),蛜(虫祁)1分(去足,微用真酥酒炒),白花蛇肉1分

  • 双和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双和汤药方名称双和汤处方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蓍(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炮制为细

  • 解毒清热汤

    王旭方:解毒清热汤药方名称解毒清热汤处方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金银花25克,秦皮10克,黄柏15克,黄连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祛湿。主热毒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