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气汤

七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人参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五两。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虚冷上气,及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内结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热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半夏15克人参生姜桂心甘草各3克

制法上五味,咬咀。

功能主治治七情六气郁结,内生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一日二次。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

全生指迷方》卷二: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别名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三棱莪术橘皮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藿香叶 桂心益智各45克甘草(炙)9克 (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丁夏(汤洗)150克厚朴(姜制)桂心各90克茯苓白芍药各120克紫苏橘皮各60克人参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肠胃不和,吐利交作,恶寒发热,头目眩晕,胸脘痞满,咽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加味三黄丸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三黄丸药方名称加味三黄丸别名加味三补丸处方黄芩2两(去朽,酒炒),黄连6钱(去毛,姜炒),黄柏1两5钱(去皮,童便炒),香附2两(米醋浸透,炒),苍术1两5钱(米泔浸透,搓去黑皮

  • 开结妙功丸

    药方名称开结妙功丸别名妙功丸、妙效丸处方荆三棱(炮)1两,茴香1两(炒),川乌头4两,神曲1两,麦芽1两,大黄1两(好醋半升熬成稠膏。不破坚积,不须熬膏),干姜2钱,巴豆2个(破坚积用4个),半夏半两

  • 补荣汤

    《玉案》卷三:补荣汤药方名称补荣汤处方天门冬1钱5分,人参1钱5分,麦门冬1钱5分,五味子1钱5分,沙参1钱5分,枣仁1钱5分,远志1钱5分,地骨皮1钱,生地1钱,当归1钱,柏子仁1钱,茯神1钱。功能

  • 僧伽应梦人参散

    药方名称僧伽应梦人参散处方甘草(炙)六两,人参、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干葛、白术,各三两。干姜(炮)五钱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体热头痛,及风壅痰嗽咯血等疾。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

  • 白玉汤

    《广西中医药》:白玉汤药方名称白玉汤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胃泻火,通腑润肠。主阳明热炽,胃火循经

  • 枳杏丸

    药方名称枳杏丸处方杏仁30克(汤泡,去皮、尖,别研)枳壳60克(先研为末)制法上药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用米饮或生姜汤送下。摘录《女科百问》

  • 解暑败毒散

    药方名称解暑败毒散处方香薷6克蒲公英6克青蒿6克茯苓6克甘草3克 归尾3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大黄2.4克天花粉4.5克功能主治祛暑辟秽,化温解毒。治时毒暑疖。用法用量水煎服。十岁小孩如此,大人增

  • 枯矾龙骨散

    药方名称枯矾龙骨散处方龙骨2钱,枯矾1钱,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用法用量掺之。摘录《疡科捷径》卷下

  • 白芷黄连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白芷黄连汤药方名称白芷黄连汤处方白芷1两半,黄连(去须)1两,地榆1两半,当归(锉,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木香1两,赤石脂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芎藭1两半,

  • 茯苓升麻汤

    药方名称茯苓升麻汤处方茯苓赤白各15克升麻5克当归6克川芎3克 苎根10克功能主治治孕妇转脬,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急流水煎服,或调琥珀末6克服更佳。摘录《医学心悟》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