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鱼彭)鱼鳃

(鱼彭)鱼鳃

药材名称(鱼彭)鱼鳃

拼音( Yú Pénɡ ) Yú Sāi

英文名gill, branchia of Japanese Devil ray;Mobula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蝠鲼科动物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及近缘种蝠鲼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nta birostris(Walbaum)2.Mobula japonica(Muller et Henl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捞,捕杀后,将鳃取出,用淡水洗去咸质,晒干。

原形态1.双吻前口蝠鲼,体盘菱形,宽逾6m,重达2000kg以上。体盘宽为长的2.2-2.4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头宽大,稍突起,前缘扁平,胸鳍前部分化为侧扁的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大而长椭圆形,能自由摇动,并能从下向上转卷成管状。眼大,侧位,眼间隔频宽,眼球比喷水孔宽约大2倍,喷水孔横椭圆形。鼻孔亚前位,于上颌角前方。口前位,很宽大,下颌突出,上颌无牙,下颌具一细狭牙带,牙细小,粒状,约100余纵行。鳃孔很宽,前后距离约相等。小型背鳍1个,约为腹鳍的1/2,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腹鳍小,长方形,约与胸鳍后角在同一水平级上。尾细短,约为射干长的1.2倍。尾刺1个,短宽,包于皮下。体背浅青灰色,头的前部及尾的后部均黑褐色,体盘外缘灰褐色,胸鳍外部、后部及腹鳍为青灰色,肛门周围黑色。大者背面深青褐色,头侧至肩区具类椭圆形灰白大斑1对,腹面淡白色。

2.日本蝠鲼,本种与前种主要差别为:头鳍中侧扁,作角状突出于眼前,能自由摇动,亦能从下向外转卷呈“S”形。口下位,宽平近前,上下颌具一细牙横带,每横带约由150纵行组成,前面牙较小,扁圆形;后面牙渐大,椭圆形横条状,每牙具1-3个齿头。尾细长,几为体长的3倍,尾刺1个,短小。体背面粗糙,青褐色,腹面白色。头鳍里青褐色;外侧白色。尾的两侧具白色小鳞。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暖水性中上层大型鲼类。主食浮游甲壳类及小鱼。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略呈耳状,长约40cm,宽约16cm。全体由100多块鳃小瓣组成,每一鳃小瓣又由37块分离的小瓣左右对称排列。上部灰黑色,下部由一层极薄的黄的折色膜包裹。质地坚韧。气微腥,味微咸。

化学成分鳃含粘蛋白(mucin),N-二十四碳酰基-Δ4,5,Δ11,12(Z)-鞘氨醇[N-tetracosanamido-Δ4,5,Δ11,12(Z)-sphingosine],胆甾醇硬脂酸酯(cholesteryl stearate),胸腺嘧啶(thymine),胆甾醇(cholesterol),N,N-二甲基尿素(N,N-dimethylurea),尿素(urea),硬脂酸(stearic acid)。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透疹;解毒。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鳃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能。主治小儿麻疹、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漆

    药材名称***漆拼音Dà Má Qī英文名Henry Pentapanax别名马肠子树(云南)。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犭毛五叶参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z

  • 杨翠木

    药材名称杨翠木别名白菁檀梨、假海桐、羊耳朵树来源茶茱萸科杨翠木Pittosporopsis kerri Craib,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治感冒,流感发热,百日咳,疟疾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川梨

    药材名称川梨拼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

  • 草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灵芝药材名称草灵芝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来源杜鹃花科岩须属植物岩须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ms.,以全株入药。秋季

  • 蝇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蝇子草药材名称蝇子草拼音Yínɡ Zi Cǎo别名银柴胡[陕西]、土桔梗[陕西眉县]、脱力草、粘蝇草、野蚊子草来源石竹科麦瓶草属植物蝇子草Silene fortunei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芸苔

    药材名称芸苔拼音Yún Tái别名胡菜(《通俗文》),寒菜(《百病方》),台菜(《埤雅》),芸薹菜(《日用本草》),薹芥(《沛志)),青菜(《随息居饮食谱》),红油菜(《四川中药志

  • 牛肋筋

    药材名称牛肋筋拼音Niú Lèi Jīn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秋后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