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杞叶

黄杞叶

药材名称黄杞叶

拼音Huánɡ Qǐ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pis Hance;E.wallichiana Lindl.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半常绿乔木,高10余米。树皮褐色,深纵裂;枝条细瘦,实心;裸芽叠生,有柄;全株被橙黄色盾状腺体。偶数羽状复叶,长12-25cm,小叶3-5对,少数1-2对;叶片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4cm,宽2-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光泽。花单性,雌雄同株或稀异株;雌花序1条及雄花序数条长而俯垂,形成一顶生的圆锥花序束;顶端为雌花序,下方为雄花序,或雌雄花序分开,则雌花序单独顶生;雌花及雄花的苞片均3裂,花被片4,雄花无柄或近无柄,雄蕊10-12枚,几无花丝;雌花有长约1-3mm的花柄,花被片贴生于子房,无花柱,柱头4裂,稍外卷。果序长15-25cm,果实球形或扁球形,坚果状,直径约4mm,密生黄褐色腺体,外果皮膜质,内果皮骨质,苞片托于果实基部,形成膜质状果翅,中间果翅裂片长3-5cm,约为两侧裂片的2倍。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较干燥的疏林中,耐旱耐瘠,为次生林的常见树种。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片6-8片、通常不完整,小叶片多卷曲,展平后呈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略呈镰刀状弯曲,长6-13cm,宽2-5cm,革质,全缘,上表面褐色或灰绿色,下表面浅灰绿色,主脉突出,侧脉羽状;小叶柄长约0.5cm。质脆,易破碎。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各为1列细胞,外部有角质层;表皮上可见盾状腺毛。栅栏组织较窄,海绵组织较宽,细胞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中柱鞘纤维束;韧皮部有的细胞含有深色内含物,导管单个或2-3个径向排列。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主感冒发热;疝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贯众叶溪边蕨

    药材名称贯众叶溪边蕨拼音Guàn Zhònɡ Yè Xī Biān Jué英文名cyrtomioides Stegnogramma别名乳鸡藤、小狗鸡子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

  • 小黄连刺

    药材名称小黄连刺拼音Xiǎo Huánɡ Lián Cì英文名root of Soulie Barberry别名刺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

  •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性味辛,温。①《湖南药物志》:&

  • 扇蕨

    《中药大辞典》:扇蕨药材名称扇蕨拼音Shàn Jué别名搜山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茎或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的

  • 紫油木

    药材名称紫油木拼音Zǐ Yóu Mù别名青香木、梅江来源漆树科紫油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Poiss.,以嫩叶尖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涩,凉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水红木叶

    药材名称水红木叶拼音Shuǐ Hónɡ Mù Yè别名吊白叶、粉帕叶、炒面叶、揉白叶、粉桐叶、灰叶子、野灰靛叶、摸翻脸、翻脸叶、马番莲、抽刀红、捏面樟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树皮。拉丁植

  • 梧桐叶

    《中药大辞典》:梧桐叶药材名称梧桐叶拼音Wú Tó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化学成分含甜菜碱、胆碱

  • 蒺藜

    《中国药典》:蒺藜药材名称蒺藜拼音Jí Lí英文名FRUCTUS TRIBULI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

  • 桑叶露

    《中药大辞典》:桑叶露药材名称桑叶露拼音Sānɡ Yè Lù别名上清(《石药尔雅》)。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功能主治《金氏药帖》:"治目疾红筋,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