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鬼灯笼根

鬼灯笼根

《中药大辞典》:鬼灯笼根

药材名称鬼灯笼根

拼音Guǐ Dēnɡ Lonɡ Gēn

别名土骨皮(《陆川本草》)。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根皮。秋季采。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岩,性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洗螆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蔃煲酒饮,即止痛消肿。跌打亦用。红者旺血,白者消毒。"

②《岭南采药录》:"治疝气,消跌打红肿,疬核;腹中结块,按之坚痛,捣敷之。"

③《陆川本草》:"凉血清肝,退热解毒。治血热衄血,热病赤痢。"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咳定痛。治感冒发烧,咽痛,咳嗽,肺结核;胃痛,腹痛;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治血瘙身痒:鬼灯笼根皮五钱,猪肉皮四两。水煎服。(《陆川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鬼灯笼根

药材名称鬼灯笼根

拼音Guǐ Dēnɡ Lo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Redcalyx Glorybower

别名土骨皮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棕达2.5m。嫩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小枝暗棕褐色髓部干后不中空。单叶对生;叶柄长0.5-3cm,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7cm,宽1.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全缘或波状缘,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被黄色腺点,沿叶脉被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1-3闪分歧,有花3-9朵;花序梗与苞片均密被棕褐色短毛;花萼紫红色,膨大似灯笼,具5棱,长1-1.3cm,外面被短毛,先端5深裂,裂片宽卵形,渐尖;花冠淡红色或白色而稍带紫色,外面被毛,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长约6mm;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熟时深蓝绿色,藏于宿萼内。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丘陵、村旁、路边及旷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南部和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治血瘙身痒:鬼灯笼根皮五钱,猪肉皮四两。水煎服。 (《陆川本草》)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洗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强煲酒饮,即止痛消肿。跌打亦用。红者旺血,白者消毒。

2.《岭南采药录》:治疝气,消跌打红肿,疬核;腹中结块,按之坚痛,捣敷之。

3.《陆川本草》:凉血清肝,退热解毒。治血热衄血,热病赤痢。

4.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咳定痛。治感冒发烧,咽痛,咳嗽,肺结核;胃病,腹痛;疔疮疖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种草子

    《中国药典》:黑种草子药材名称黑种草子英文名SEMEN NIGELLAE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

  • 马蹄叶

    药材名称马蹄叶拼音Mǎ Tí Yè别名小马蹄当归、水葫芦、水八角(《贵州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驴蹄草或花葶驴蹄草的全草。原形态①驴蹄草,又名:驴蹄菜。多年生草

  •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药材名称野竹兰拼音Yě Zhú Lá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

  • 曲枝假蓝

    药材名称曲枝假蓝拼音Qǔ Zhī Jiǎ Lán别名蓝靛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曲枝假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ptychia dalzielii (W. W. Smith) H.S

  • 棱萼母草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 大叶钩藤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

  • 蓼实

    《中药大辞典》:蓼实药材名称蓼实拼音Liǎo Shí别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出处《本经》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原形

  •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药材名称菊花苗拼音Jú Huā Miáo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性味《本草求原》:"甘微

  • 泡花树

    药材名称泡花树拼音Pào Huā Shù别名灵寿茨、降龙木来源清风藤科泡花树属植物泡花树Meliosma cuneifolia Franch.,以根皮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性

  • 沙斑鸡

    药材名称沙斑鸡拼音Shā Bān Jī别名毛腿沙鸡、沙半斤、沙半鸡来源鸽形目沙鸡科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 (Pallas),以肉(去毛及内脏)入药。生境分部我国西部及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