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马银花

马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银花

药材名称马银花

来源杜鹃花科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Planch.,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

功能主治有毒。清热利湿。

湿热带下:根1钱,水、酒、猪肉各适量同白糖冲服。

疔疮:马银花根、樟树个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马银花

药材名称马银花

拼音Mǎ Yín Huā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柱鹃花科植物马银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ovatum(Lindl.)Plan-ch.ex Maxin.[R.lamprophyllum Hayata;Azalea ov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4cm。多分枝,幼枝疏生具短柄的腺毛和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8mm,有柔毛;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阔卵形,长3-5cm,宽1.8-2.5cm,先端急尖或钝,有短尖头,基部近楔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苍绿色,两面仅中脉上有短毛。花单生于枝顶叶腋,花梗细长,长1-1.5cm;花萼大,膜质,5裂,裂片卵形或广卵形,长约5mm,萼筒外有***或腺毛;花冠白紫色或淡紫色,有粉红色斑点,5深裂,裂片外面无毛,筒部里面有柔毛;雄蕊5,长1.5-2cm,花丝基部有微柔毛;子房卵圆形,有短腺毛,花柱长2-2.2cm,稍长于雄蕊,伸出花冠外。蒴果宽卵形,长8mm,基部有增大的花萼包围着。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边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化学成分叶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棉花皮素、双氢槲皮素。

性味苦;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疮毒。主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湿热带下。根加适量樟树,水煎外洗治疗疔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白杜鹃

    药材名称大白杜鹃拼音Dà Bái Dù Ju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ndodendron decorum Franch.R.franchetianu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药材名称鸭脚艾拼音Yā Jiǎo à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

  • 蒲公英

    《中国药典》:蒲公英药材名称蒲公英拼音Pú Gōnɡ Yīnɡ英文名HERBA TARAXACI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 毛毡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毡草药材名称毛毡草别名臭草、臭毛毡草来源菊科毛毡草Blumea hieraciifolia (D. Don)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

  • 鳙鱼

    《中药大辞典》:鳙鱼药材名称鳙鱼拼音Yōnɡ 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

  • 水葫芦七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七药材名称水葫芦七拼音Shuǐ Hú Lu Qī别名登云鞋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葫芦七的根。夏、秋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体有短毛。块根

  • 五倍子

    《中国药典》:五倍子药材名称五倍子拼音Wǔ Bèi Zǐ英文名GALLA CHINENSIS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 水麦冬

    药材名称水麦冬来源水麦冬科(芝菜科)水麦冬Triglochin pulustre 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功能主治消炎,止泻。藏医常用治眼痛,腹泻。用法用量研末与其它药配用。摘

  • 野兔脑

    药材名称野兔脑拼音Yě Tù Nǎo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