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实蕨

长叶实蕨

药材名称长叶实蕨

拼音Chánɡ Yè Shí Jué

英文名Longleaf Bolbitis

别名三叉剑、单刀石韦、三角枫、三步跳、鸭公尾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实蕨科植物长叶实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bitis heteroclita (Presl) Ching.[Acrostichum heteroclitium Pres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去须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5-85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近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10-35cm,禾秆色,基部被疏鳞片,向上无毛;叶片薄革质,形式多样,或为披针形单叶、三出或一回羽状;羽片1-3对,顶生羽片特大,披针形,长30-40cm,宽5-8cm,先端长尾尖,能着地生根,产生新株,侧生羽片1-5对,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6-15cm,宽2-4cm,渐尖头,基部楔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浅波状;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而较小,叶柄长25-40cm;叶片较小;叶脉网状,网眼四角形或六角形,在侧脉之间排成2行。孢子囊群幼时沿网脉着生,成熟后满布于叶背;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林下或溪谷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扁平长条状,长6-15cm,直径0.5-1cm;表面有密生的棕褐色小鳞片,两侧及上面有突起的叶柄痕,下面有残留的短须根;质脆,断面有多数筋脉小点。叶常皱缩,两型;营养叶叶柄长10-35cm,表面浅棕黄色,叶片长30-40cm,表面褐色,形状多样,单叶、三出或羽状,先端具长尾,有的可见不定根,叶脉网状;孢子叶叶柄长25-38cm,叶片与营养叶同形但狭小。孢子囊群布满叶背。气微,味淡。

性味淡;凉

归经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痢疾;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收敛的功能。用于咳嗽、吐血、痢疾、烧烫伤、跌打伤、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茶油

    药材名称油茶油拼音Yóu Chá Yóu英文名Oleum Camelliae别名楂油、岑、树子油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成熟种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苦檀叶

    《中药大辞典》:苦檀叶药材名称苦檀叶拼音Kǔ Tán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叶。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洗一切皮风。"②《贵州民间方药

  • 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蜀葵花药材名称蜀葵花拼音Shǔ Kuí Huā别名侧金盏(《尔雅翼》),棋盘花(《分类草药性》),蜀其花(《本草推陈》),水芙蓉(《湖南药物志》),栽秧花(《贵州草药》),镲

  • 锡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锡叶藤药材名称锡叶藤拼音Xī Yè Ténɡ别名涩叶藤、糙米藤、水车藤来源五桠果科(锡叶藤科)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

  • 绵毛娃儿藤

    药材名称绵毛娃儿藤别名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来源萝藦科棉毛娃儿藤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全叶:治哮喘。根:清肺热,止咳

  • 水茴香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藻药材名称水茴香藻拼音Shuǐ Huí Xiānɡ Zǎo别名水茴香来源藻类绿藻门水茴香藻Nitella expansa Allen.,以全草入药。性味辛,平。功能

  • 冬葵叶

    《中药大辞典》:冬葵叶药材名称冬葵叶拼音Dōnɡ Kuí Yè别名冬葵苗叶(《本草图经》),芪菜巴巴叶(《云南中草药》),冬苋菜(《重庆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

  • 脉果漆

    药材名称脉果漆拼音Mài Guǒ Qī别名泌脂藤、大飞天蜈蚣、退黄藤、肥力漆、红根叶、追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利黄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gia sarmentosa (Lect

  • 菜板

    药材名称菜板拼音Cài Bǎn别名节节花、山泽兰、大青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rma macintyrei Dunn[E.rupestr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