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锦香草

锦香草

药材名称锦香草

拼音Jǐn Xiānɡ Cǎo

别名白毛虎舌毡、老虎耳、石用、大虎耳草、山霸王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锦香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Allomorphia caualerieiLevl. Et va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根全年均可采,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10-15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很,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通常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9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广急尖至近圆形,基部心形,长6-16cm,宽4.5-14cm,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表面被疏糙伏毛状长粗毛,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平展的长粗毛;基出脉7-9,表面脉平整,背面脉隆起。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7cm,被长粗毛,稀几无毛;苞片倒卵形或近侧披针形,被粗毛,通常仅有4枚,长约1cm,或更长;花梗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漏斗状四棱形,裂片广卵形;花瓣粉红色至紫色,上部略偏斜,先端急尖;雄蕊4,近等长,花药基部具小瘤或不明显,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杯形,先端具冠。蒴果,先端冠4裂,伸出宿存萼,宿存萼具8纵肋,果梗伸长,被糠秕。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阴湿地或水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湿。主热毒血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血热崩漏;肠热痔血;小儿阴囊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肿足蕨

    药材名称肿足蕨拼音Zhǒnɡ Zú Jué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 (Fors

  • 原羚角

    药材名称原羚角拼音Yuán Línɡ Jiǎo英文名Chamois angle别名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原羚、普氏原羚的角。

  • 半截叶

    《中药大辞典》:半截叶药材名称半截叶拼音Bàn Jié Yè别名锅铲叶、金边莲(《云南中草药选》),半节叶、半节观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喃坝(傣名)。出处《云南中

  • 花叶九节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九节木药材名称花叶九节木拼音Huā Yè Jiǔ Jié Mù别名牙齿硬来源茜草科花叶九节木Psychotria calocarpa Kurz,以

  •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药材名称黄瓜根拼音Huánɡ Gu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q

  • 西瓜

    《中药大辞典》:西瓜药材名称西瓜拼音Xī Guā别名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汤(汪颖《食物本草》)。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

  • 桧叶

    《中药大辞典》:桧叶药材名称桧叶拼音Guì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原形态圆柏(《尔雅翼》),又名:栝(《禹贡》),桧(《诗经》),刺柏(《本草汇言》),红

  • 鱼虱子

    《中药大辞典》:鱼虱子药材名称鱼虱子拼音Yú Shī Zi别名鱼鳖、鱼寄生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原

  • 羊屎果树皮

    药材名称羊屎果树皮拼音Yánɡ Shǐ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乌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cuminin (L.) Skeel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兰屿肉豆蔻

    药材名称兰屿肉豆蔻拼音Lán Yǔ Ròu Dòu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cagayanensin Merr.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