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铺山燕

铺山燕

药材名称铺山燕

拼音Pū Shān Yàn

别名金锁匙、角罗风、金耳环、红鸡刺藤吊灯笼胡颓子、灯吊子、吊中子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鸡柏紫藤的根和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loureirii Champ.

采收和储藏:根及茎叶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鸡柏紫藤常绿灌木,直立或攀援,高2-3m。无刺,幼枝密被锈色鳞片,老枝深黑色。单叶互生;叶柄褐色,长8-15mm;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淡绿色或绿色,有凹下斑痕,下面棕红色或褐黄色,密被鳞片。花大,褐色或锈色,外面被鳞片,常数朵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花被筒钟状,长10-11mm,喉部压扁后宽5-7mm,上部4裂,裂片长5-7mm;雄蕊4,生于喉部,花丝长1.5-1.6mm;花柱细长,无毛。果实椭圆形,黄绿色,被褐色鳞片,长15-22mm。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100m的丘陵或山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酸;涩;微温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收敛止泻;祛风活血。主咳嗽气喘;咯血;胃痛;腹泻;慢性肝炎;风湿痹痛;慢性骨髓炎;急性睾丸炎;疮癣;痔疮肿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9-18g,茎叶30-6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灰毛槐树

    药材名称白花灰毛槐树拼音Bái Huā Huī Máo Huái Shù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50~

  • 乌蛇膏

    《中药大辞典》:乌蛇膏药材名称乌蛇膏拼音Wū Shé Gāo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功能主治《圣惠方》:"耳聋,绵

  • 千屈草

    药材名称千屈草拼音Qiān Qū Cǎo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

  • 红毒茴

    药材名称红毒茴拼音Hónɡ Dú Huí别名红茴香、野茴香、土大茴、山大茴、山八角、山木蟹来源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窄叶红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

  • 高山栲

    药材名称高山栲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来源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以根、茎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收敛,

  • 巴豆壳

    《中药大辞典》:巴豆壳药材名称巴豆壳拼音Bā Dòu Ké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功能主治①《纲

  •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药材名称牛骨拼音Niú Gǔ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斑花杓兰

    药材名称斑花杓兰拼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

  • 大过山龙

    药材名称大过山龙拼音Dà Guò Shān Lónɡ别名大过江龙、青竹标、麒麟尾、爬树龙、金草箍、大芦子、过山龙、大青蛇、大憨青、万丈深、山包谷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裂叶崖角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