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貒肉

貒肉

《中药大辞典》:貒肉

药材名称貒肉

拼音Tuàn Ròu

别名猪肉(《圣惠方》)。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冬季捕捉。

原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雅》郭璞注),獾豚(《本草拾遗》),地猪(《医林纂要》),沙獾。

体粗壮,身长65~70厘米,尾长14~17厘米,体重约10公斤。形似狗獾,额部宽。吻较长,鼻垫与上唇之间无毛。四肢粗壮,前后肢均具淡黄色的利爪。全身黑棕色而杂以白色。背毛基部白色,中段黑棕色,毛尖白色。头部自鼻尖到颈部有一白色纵纹,两颊从口角到头后各有一白色短纹。耳缘白色,喉、颈部白色或黄白色。四肢棕黑。尾白色或黄白色。

生态与狗獾相似,自平原到海拔3000米左右高山上均有。住岩洞或穴居于地下。夜间活动,性凶猛,视觉弱,嗅觉灵敏。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或爬虫类、鱼类、小鸟、鼠类为食,亦吃昆虫。春季产仔,每胎约4仔。

本动物的骨(貒骨)、脂肪油(貒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酸,平。

①《食疗本草》:"平,味酸。"

②《纲目》:"甘酸,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①《唐本草》:"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臛食之,下水。"

②孟诜:"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又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肥白。"

③《本草图经》:"主虚劳,行风气,利藏府,杀虫。"

④《日用本草》:"治上气虚乏,咳逆劳热,和五味煮食。"

⑤《医林纂要》:"补中,益气血,杀虫,治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复方治十种水病:貒猪肉半斤细切。上用粳米三合,水三升,入葱、豉、椒、姜作粥,每日空腹食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貒肉

药材名称貒肉

拼音Tuàn Ròu

英文名Sand badger

别名猪肉

出处出自《唐本草》;《纲目》貒,即今猪獾也,处处山野间有之,穴居。状如小猪饨形,体肥而行钝,其耳聋,见人乃走,短足短尾,尖喙褐毛,能孔地食虫蚁瓜果,其肉带土气,皮毛不如狗獾。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tonyx collaris F. Cuvier

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宰杀后,剖开,取肉。

原形态猪獾,体长60-70cm,重约10kg。鼻吻较长,吻端与猪鼻酷似,鼻垫与上唇间裸露,眼小,耳短圆可见。四肢短粗有力;脚底趾间具毛,但常垫裸露,趾垫5个。后脚掌裸露部位不达脚跟处。爪长而弯曲,前脚爪强大锐利。尾较长,基部粗壮向末端渐变细。通体黑褐色,体背两侧及臀部杂有灰白色。吻浅褐色。颊部到耳后有一黑褐色条纹。从前额到额顶中央有一条短宽的白色条纹。两颊在眼下各具一条污白色条纹。下额及喉部白色。针毛粗长挺拔,背部毛尖棕黑。尾毛白色。体毛变化,因地区,年龄等有差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于岩洞或挖洞而居,从平原延伸至海拔3000m的高山均可寻到其足迹。杂食,昼伏夜出。叫声似猪叫。

资源分布:分布一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杀虫。主虚劳赢瘦;咳嗽;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鳗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鳗药材名称海鳗拼音Hǎi Mán别名海鳗鲡、鳗鱼来源鳗鲡目海鳗科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erskal),以全鱼入药。生境分部南海、东海、渤海。化

  • 新疆芍药

    药材名称新疆芍药拼音Xīn Jiānɡ Sháo Yào英文名Xinjiang Peony Root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新疆芍药paeonia sinjiangensis K.Y.Pa

  • 马交儿

    药材名称马交儿拼音Mǎ Jiāo ér别名老鼠拉冬瓜、土花粉、土白蔹来源为葫芦科马交儿属植物马交儿Melothria ndica Lour.[Zehneria indica (Lour.)C. Y.

  • 蛇退

    药材名称蛇退拼音Shé Tuì别名俞莲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褐黄蜘蛛抱蛋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褐黄蜘蛛抱蛋,又名:千年竹、爬地蜈蚣。多年生宿根草本。

  • 五色梅根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根药材名称五色梅根拼音Wǔ Sè Méi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

  • 八仙过海

    药材名称八仙过海拼音Bā Xiān Guò Hǎi英文名Yunna Cryptocoryn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八仙过生活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

  • 鲨鱼油

    药材名称鲨鱼油拼音Shā Yú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六鳃鲨科动物扁头哈那鲨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剖腹取出脂肪,熬油。原形态扁

  • 鹿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尾药材名称鹿尾拼音Lù Wěi来源为鹿的干燥尾部。带毛鹿尾系将鹿尾割下,挂起阴干而成;不带毛鹿尾系将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取出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阴干而成

  • 山杨柳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药材名称山杨柳拼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黑杨柳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

  • 水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麻药材名称水麻别名水麻柳、水苏麻来源荨麻科水麻Debregeasia edulis (Sieb. et Zucc.) Wedd.,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台湾、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