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苦壶卢子

苦壶卢子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子

药材名称苦壶卢子

拼音Kǔ Hú Lú Zǐ

出处《纲目》

来源葫芦科植物葫芦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

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治水肿,小便不通,鼻塞,鼻息,龋齿,聤耳。

①《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匿者。"

②《本草求真》:"治诸般齿病或目翳、鼻塞。"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煮汁涂、煎水含漱或研末点涂。

复方①治大腹水肿:苦壶卢子二两(微炒),捣细罗为散。以粥饮调下二钱。

②治小便不通:蝼蛄三枚(微炒),苦壶卢子三十粒(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一钱。

③治鼻塞,眼昏头疼,胸闷:苦壶卢子一两,以童子小便一中盏浸之,夏一日,冬七日。取汁少许,滴入鼻中。(脑泻散)

④治鼻内息肉:苦壶卢子,苦丁香等分。入麝香少许,为末。纸拈点之。

⑤治龋齿疼痛:苦壶卢子半斤,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含漱口,吐之。茎叶亦可用。

⑥治齿匿口臭:苦壶卢孑,为末,蜜丸,半枣大。每旦漱口了,含一丸,仍涂齿斯上,涎出,吐去。

⑦治聤耳出脓:干苦壶卢子一分,黄连半钱。为末。以绵先缴净,吹入半字,日二次。(选方出《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壶卢子

药材名称苦壶卢子

拼音Kǔ Hú Lú Zǐ

英文名seed of Bitter Bottle Gourd

别名瓠子、苦葫芦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microcarpa (Naud.) Hara.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软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0-20cm,顶端有2腺体,被毛;卷须纤细,上部分2歧,初时被微柔毛;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0cm,不分裂或3-5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弯缺开张,边缘有不规则的齿;掌状脉5-7。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萼筒漏斗状,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裂往皱波状,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中间缢缩,花柱粗短,柱头3,2裂。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哑铃状,下部大于上部,长不足10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窃;杀虫;解毒。主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龆齿;聤耳;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3-6g入丸、散。外用:煮汁涂、煎水含漱或研末点涂。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NI者。

2.《本草求真》:治诸般齿病或目翳、鼻塞。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半边莲

    《中药大辞典》:红半边莲药材名称红半边莲拼音Hó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广西药植名录》),鬼边榜、大半边莲(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 孜然

    药材名称孜然拼音Zī Rán别名马芹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minum cyminum L.采收和储藏:5月果熟时,将植株收回,晒干,除去杂种,留取果实备用。

  • 豆油

    《中药大辞典》:豆油药材名称豆油拼音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种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化学成分豆油的脂肪酸中,饱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

  • 锈毛白枪杆

    药材名称锈毛白枪杆拼音Xiù Máo Bái Qiānɡ Gǎn别名跳皮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锈毛样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采收和储藏

  •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

  • 金鸡勒

    《中药大辞典》:金鸡勒药材名称金鸡勒拼音Jīn Jī Lè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

  • 斑鸠

    《中药大辞典》:斑鸠药材名称斑鸠拼音Bān Jiū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原形态山斑鸠,

  • 李核仁

    《中药大辞典》:李核仁药材名称李核仁拼音Lǐ Hé Rén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

  • 石豆瓣

    药材名称石豆瓣拼音Shí Dòu Bàn别名小万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安龙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tsiangii Fro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灵芝

    《中国药典》:灵芝药材名称灵芝拼音Línɡ Zhī英文名GANODERMA别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