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茎黄芩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

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

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

别名多子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是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密生须根;茎高30-35cm,直立或斜倾状,钝四棱形,具槽,常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近几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叶通常3-4对;叶柄长5-12mm,腹凹背凸,被腺毛及柔毛,常为水红色;叶片长卵形、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3-13cm,宽1.5-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稀为楔形,边缘疏生极不明显的小齿或浅波状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水红色,密生下凹腺点。花对生,排列成顶生或间有少数腋生的长9-15cm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2.5-3.5mm,与序轴均淡红色,密被微柔毛及具腺柔毛;苞片退化;花萼紫红色,长约2mm,果时增大,长约3mm,外被微柔毛,盾片开展,半圆形,高1.5mm,果时高达4mm;花冠于冠冠筒长1-1.2cm,前方基部曲膝状向上渐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两侧裂片卵圆形;二强雄蕊,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前方呈指状伸长且超过子房;花柱细长,子房光滑。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三棱状卵圆形,具瘤。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眩晕;目亦肿痛;翳障遮睛;肺热咯血;暑热烦渴;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清火明目的功能。用于目热、生翳、发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根野苏

    药材名称倒根野苏拼音Dǎo Gēn Yě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

  • 土大香

    药材名称土大香拼音Tǔ Dà Xiānɡ别名云南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云南八角的成熟果实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simonsii Maxim.[I.yunna-nense(

  • 白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药材名称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摘录《

  • 魿鱼

    药材名称魿鱼拼音Línɡ Yú英文名Mud carp别名雪魿、土魿鱼、魿公出处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粤语》:魿鱼,广人池塘多畜之。以鱼秧长成,与卿住相反,卿性沉,长潜水中,魿性浮,长跃水上。卿食之

  • 大叶金锦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金锦香药材名称大叶金锦香别名野牡丹、尼泊尔金锦香来源野牡丹科大叶金锦香Osbeckia nepalensis Hook. 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性味苦、涩,凉。功

  • 粽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粽粑叶药材名称粽粑叶别名柊叶、棕叶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

  • 海狗肾

    《中药大辞典》:海狗肾药材名称海狗肾拼音Hǎi Gǒu Shèn别名腽肭脐(《药性论》)。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海豹于春季沿海冰块开裂时捕捉雄兽

  • 罂粟

    《中药大辞典》:罂粟药材名称罂粟拼音Yīnɡ Sù别名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种子。原形态

  • 鹰眼睛

    《中药大辞典》:鹰眼睛药材名称鹰眼睛拼音Yīnɡ Yǎn Jinɡ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眼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本草汇》:"明眼目,退翳障

  • 牛蒡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蒡茎叶药材名称牛蒡茎叶拼音Niú Bànɡ Jīnɡ Yè别名大夫叶(《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叶片。药理作用叶含抗菌物质最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