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糕菜

糕菜

药材名称糕菜

拼音Gāo Cài

别名红蒿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三叉仙菜及波登仙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mium kondoi Yendo;Ceramium boydenii Gep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1.三叉仙菜 藻体紫红色,丛生,软骨质,高5-30cm。分节明显,规则地二叉或三叉分枝,主要为三叉分枝,小育枝稀少。枝端钳形,囊果球形,着生在小育枝上。

2.波登仙菜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丛生,呈团状,有节,高4-10cm。规则地二叉分枝,密生小育枝,枝端钳形。囊果球形,着生于小育枝上。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低潮带岩石或其他藻体上。生长盛期5-6月。

2.生于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生长盛期5-6月。

资源分布:1.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均有分布。

2.分布辽宁、山东、浙江沿海海域。

化学成分1.三叉仙菜 含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

2.波登仙菜 含6-O-甲基-d-半乳糖(6-O-methyl-d-galactose)等。

药理作用波登仙菜对人工培养液中蛔虫毒杀效力是海人草杀蛔效率的50%。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缓泻通便。主痰核瘰疬;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复方为制备琼脂的辅助原料、故称糕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

  • 黄耆茎叶

    药材名称黄耆茎叶拼音Huánɡ Qí Jīnɡ Yè别名芰草(《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功能主治《别录》:"疗渴及筋挛,痈肿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 钓樟枝叶

    药材名称钓樟枝叶拼音Diào Zhānɡ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L.umbelata Bl.]

  • 兴安升麻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

  • 红橡木子

    药材名称红橡木子拼音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原形态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

  • 冬葵

    药材名称冬葵拼音Dōnɡ Kuí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以根、茎、叶及子(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

  • 桃叶蓼

    药材名称桃叶蓼来源蓼科桃叶蓼Polygonum persicar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止泻。用法用量2~4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