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盐麸叶

盐麸叶

《中药大辞典》:盐麸叶

药材名称盐麸叶

拼音Yán Fū Yè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化学成分槲皮甙、没食子酸甲酯、并没食子酸。

性味①《本草求原》:"酸咸,寒。"

②《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收敛,解毒。治痰嗽,便血,血痢,盗汗,疮疡。

①《本草求原》:"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强心壮脑。"

③《陆川本草》:"收敛,解毒。治盗汗,蛇咬或蜈蚣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蛀节疽、五掌疽、对口疮:盐肤本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糯米饭少许,杵烂涂患处。(《闽东本草》)

②治蜂螫伤:盐肤叶捣烂,绞汁擦伤处。(《湖南药物志》)

③治痛风:盐肤叶捣烂,桐油炒热,布包揉痛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目中星翳:新鲜盐肤木叶,折断,有乳浆样白汁流出,盛于小磁杯内,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一天点二次)。点后闭目十分钟,稍有刺痛感。(《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⑤治骨折,毒蛇咬伤: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盐麸叶

药材名称盐麸叶

拼音Yán Fū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Sumac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随采随用。

原形态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形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槲皮甙(Quercitrin)、没食子酸甲酯(Methlgallat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3,25-环氧模绕醇酸(semimoronic acid),盐肤木酸(semialatic acid0。

性味味酸、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止咳;止血;收敛;解毒。主痰嗽;便血;血痢,盗汗;痈疽;疮疡;湿疹;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蛀节疽、五掌疽、对口疮:盐肤木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糯米饭少许,杵烂涂患处。(《闽东本草》)②治蜂螫伤:盐肤叶捣烂,绞汁搽伤处。(《湖南药物志》)③治痛风:盐肤叶捣烂,桐油炒热,布包揉痛处。(《湖南药物志》)④治目中星翳:新鲜盐肤木叶,折断,有乳浆样白汁流出,盛于小磁杯内,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一天点二次)。点后闭目十分钟,稍有刺痛感。(《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⑤治骨折,毒蛇咬伤: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云南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2.《贵州民间方药集》:强心壮脑。

3.《陆川本草》: 收敛,解毒。治盗汗,蛇咬或蜈蚣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姜炭

    药材名称姜炭拼音Jiānɡ T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cinale Rose.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

  • 花红叶

    《中药大辞典》:花红叶药材名称花红叶拼音Huā Hó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治小儿疮疥。"用法用量外用:煎水

  • 淡竹笋

    《中药大辞典》:淡竹笋药材名称淡竹笋拼音Dàn Zhú Sǔn别名中母笋(孟诜)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性味《纲目》:"甘,寒。"归经入肺

  • 竹(鼠留)子油

    药材名称竹(鼠留)子油拼音Zhú ( Shǔ Liú ) Zǐ Yóu英文名Bamboo rat fat别名竹鼠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山沉香

    药材名称山沉香拼音Shān Chén Xiānɡ别名羽叶丁香来源木犀科山沉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宁夏、陕西、四川。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

  • 楤木

    药材名称楤木拼音Sǒnɡ Mù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

  • 驴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驴蹄草药材名称驴蹄草别名驴蹄菜、立金花来源毛茛科驴蹄草属植物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以根及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

  • 辽瓦松

    药材名称辽瓦松拼音Liáo Wǎ Sōnɡ别名瓦松、干滴落、酸塔、酸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stachys cartilaginea A. Bor

  • 冬葵根

    《中药大辞典》:冬葵根药材名称冬葵根拼音Dōnɡ Kuí Gēn别名葵根(《本草经集注》),土黄耆(《滇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性味甘辛,寒。①《别录》:&q

  • 猬脂

    《中药大辞典》:猬脂药材名称猬脂拼音Wèi Zhī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