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刺花叶

白刺花叶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叶

药材名称白刺花叶

拼音Bái Cì Huā Yè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香叶木甙。

性味《贵州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毒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刺花叶

药材名称白刺花叶

拼音Bái Cì Huā Yè

英文名leaf of Vetchleaf Sophora

别名苦刺枝叶。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白刺花的花,可用开水冲泡,做清热解暑的饮料。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phora davidii(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嫩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刺花 灌木,高1-2.5m。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起,枝条棕色,近于无毛,具锐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6cm;小叶11-21枚,椭圆形或长卵形,长5-8mm,宽4-5mm,先端圆,微凹而具小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被白色平伏的短柔毛。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流生而下弯,约6-12朵,白色或蓝白色,有短花梗;萼钟状,5浅裂,紫蓝色,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匙形,反曲,龙骨瓣2瓣分离,基部有锐耳;雄蕊10,离生;心皮纤细,有毛。荚果细长,串珠状,有长喙,密生白色柔毛。种子1-7颗,椭圆形。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从叶中分离得到槐根碱(sophocarpine)、槐根碱N-氧化物(sophocarpine N-oxide)和香叶木甙(diosmin)。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杀虫。主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药材名称接骨木拼音Jiē Gǔ Mù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

  • 猕猴桃根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根药材名称猕猴桃根拼音Mí Hóu Tá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陕西中草

  • 黄连花

    药材名称黄连花拼音Huánɡ Lián Huā英文名Herb of Dahurian Loosestrife别名黄连花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南天竹叶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药材名称南天竹叶拼音Nán Tiān Zhú Yè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

  • 臭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根药材名称臭黄荆根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9~10月采。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

  • 阴香根

    《中药大辞典》:阴香根药材名称阴香根拼音Yīn Xiānɡ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性味《岭南采药录》:"味辛。&q

  • 山羊参

    药材名称山羊参别名土生地[云南丽江]、鸡肉参来源紫葳科山羊参Incarvillea grandiflora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生用凉血生津

  • 桑耳

    《中药大辞典》:桑耳药材名称桑耳拼音Sānɡ ěr别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出处《本经》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性味甘,平。

  • 黎罗根

    药材名称黎罗根拼音Lí Luó Gēn别名拿柳、黄药、苦李根、掌牛仔、山黑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u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全年

  • 天山花楸

    《中药大辞典》:天山花楸药材名称天山花楸拼音Tiān Shān Huā Qiū别名花楸(《新疆中草药手册》)。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皮及果实。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