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猴樟果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

药材名称猴樟果

拼音Hóu Zhānɡ Guǒ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果实。秋季采收。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

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研末,开水吞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猴樟果

药材名称猴樟果

拼音Hóu Zhānɡ Guǒ

英文名fruit of Bodinier Cinnamon

别名香樟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猴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odinieri Lévl.[C.hupehanum Gamble]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猴樟乔木,高达16m。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芽卵形,具绢状毛。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7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幼时稍有细毛,后变光亮,下面初有灰色绢丝状毛,后则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脉暗红色,侧脉4-6对,互生,下部叶脉有时对生,脉腋有腺点;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10-15cm,2回叉状分歧;总梗长4-6cm;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发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球形,径7-8mm,果梗先端膨大,宿存花被的先端反曲,果托盘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有人工栽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止痛。主主治虚寒胃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杉木节

    《中药大辞典》:杉木节药材名称杉木节拼音Shā Mù Jié别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功能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

  • 盐蛇

    药材名称盐蛇拼音Yán Shé别名树蜥蝎(《动物学大辞典》),篱筒马、午时逢(《陆川本草》),雷公蛇(《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季捕

  • 电灯花

    药材名称电灯花来源花葱科花葱属植物花葱Polemonium laxiflorum Kitam.[P. liniflorum V. vassil.; P. caeruleum L. ssp. Vulga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野菱

    药材名称野菱拼音Yě Línɡ别名刺菱、菱角出处1.《纲目》云:“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2.《纲目拾遗》记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六桥一带多有之,以其四角尖

  • 滇白芷

    药材名称滇白芷拼音Diān Bái Zhǐ别名白芷、香白芷、水白芷、山白芷、野当归、云南牛防风出处滇白芷始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芳草类中载有白芷,所述乃滇南种类,云:"白芷,《本经》中品,

  • 大叶排草

    药材名称大叶排草拼音Dà Yè P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大叶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fordiana Oliv.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土马鬃

    药材名称土马鬃拼音Tǔ Mǎ Zōnɡ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出处《嘉佑本草》载:“土马鬃;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he

  • 榆枝

    药材名称榆枝拼音Yú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枝,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

  • 茄根

    《中药大辞典》:茄根药材名称茄根拼音Qié Gēn别名茄母(《摘元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生境分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