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牡蒿根

牡蒿根

《中药大辞典》:牡蒿根

药材名称牡蒿根

拼音Mǔ Hāo Gēn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牡蒿

性味性温,味苦微甘。

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寒湿浮肿。

复方①治风湿痹痛、头痛:牡蒿根一两。水煎服。

②治寒湿浮肿:牡蒿根一至二两。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冲黄酒二两饮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牡蒿根

药材名称牡蒿根

拼音Mǔ Hāo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Wormwood

别名齐头蒿根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牡蒿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晒干。

原形态牡蒿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状茎粗壮,常有若干条营养枝。茎直立,常丛生,上部有开展和直立的分枝,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下部叶倒卵形或宽匙形,花期萎谢,长3-8cm,宽1-2.5cm,下部渐狭,有条形假托叶,上部有齿或浅裂;中部叶匙形,长2.5-4.5cm,宽0.5-2cm,上端有3-5枚浅裂片或深裂片,每裂片上端有2-3枚小锯齿或无,近无毛或被微柔毛;上部叶近条形,三裂或不裂;苞片叶长椭圆形、披针形,先端不裂或偶有浅裂。头状花序多数,卵球形或近于形,于分枝端排成复总状,有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2mm,无毛;总苞片3-4层,背面多少叶质,边缘宽膜质;雌花3-8朵,能孕;内层为两性花5-10条,不孕育。瘦果小,倒卵形,无毛。花、果期7-10月。

性味味苦;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补虚;杀虫栽疟。主产后伤风感冒;风湿痹痛;劳伤乏力;虚肿;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船花茎叶

    药材名称龙船花茎叶拼音Lónɡ Chuán Huā Jīnɡ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炮制《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卖子木后,粗

  • 鬼箭锦鸡儿

    《中药大辞典》:鬼箭锦鸡儿药材名称鬼箭锦鸡儿拼音Guǐ Jiàn Jǐn Jī ér别名着母香(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茎、叶。8~9月采收。

  • 秧鸡

    《中药大辞典》:秧鸡药材名称秧鸡拼音Yānɡ Jī别名水鸡,秋鸡(《动物学大辞典》)。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秧鸡科动物秧鸡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头小:嘴比头长,基部赤色,先端淡黑。颈长;上体

  • 眼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睛草药材名称眼睛草别名望北京、一支林来源荨麻科眼睛草Procris wightiana Wall. ex Wedd.,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卷毛耳草

    药材名称卷毛耳草别名红花耳草、野甘草来源茜草科卷毛耳草Hedyotis mellii Tutch.[Oldenlandia mellii (Tutch.) Chun],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

  • 雪山甘草

    药材名称雪山甘草别名土甘草[云南丽江]、假秦艽来源唇形科雪山甘草Phlomis betonicoides Diels,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川。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消

  • 柳兰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柳兰叶风毛菊拼音Liǔ Lán Yè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菜

  • 百部

    《中国药典》:百部药材名称百部拼音Bǎi Bù英文名RADIX STEMONAE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

  • 野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海棠药材名称野海棠拼音Yě Hǎi Tánɡ别名金石榴、山糖浆、野靛、大山落苏、活血藤、白矮茶、大号狗卵、老鼠柴、活血丹、落地山落乌、水杨树、高脚山茄来源野牡丹科野海棠

  • 水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水韩信草药材名称水韩信草拼音Shuǐ Hán Xìn Cǎo别名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