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月壳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

药材名称海月壳

拼音Hǎi Yuè Ké

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

性味本草从新》:"咸,大寒。"

功能主治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月壳

药材名称海月壳

拼音Hǎi Yuè Ké

英文名clamshell

别名明瓦、蜊壳丬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

来源药材基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cuna placent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去肉的贝壳洗净,晾干。

原形态海月,贝壳近圆形,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顶微紫色。放射肋肮心生长线均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内面白色,具云母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合齿,呈“八”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槽,内有韧带紫黑色。闭壳肌1个,圆形,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灌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积。主小儿麻疹;疳积;湿烂疮;鹤膝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9g。外用:适量,煅研外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打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火草药材名称打火草拼音Dǎ Huǒ Cǎo别名香青、清明草来源菊科打火草Anaphalis nepalensis (Speng.)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

  • 当归

    《中国药典》:当归药材名称当归拼音Dānɡ Guī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

  • 朱兰

    药材名称朱兰拼音Zhū Lán别名斩龙剑、双肾草、祖师箭、青蛇剑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朱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ia japonica Reichb. F. [P.kungii Ta

  • 大鳞毛蕨

    药材名称大鳞毛蕨拼音Dà Lín Má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广布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expensa(Presl)Fraser-Jenkins et

  • 浙江铃子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江铃子香药材名称浙江铃子香来源唇形科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 Y. Wu,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寒

  • 紫薇根

    《中药大辞典》:紫薇根药材名称紫薇根拼音Zǐ Wēi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根含谷甾醇和3,3′

  • 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根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 冬菇

    药材名称冬菇拼音Dōnɡ Gū别名构菌、金钱菌、毛脚金钱菌、冻菌、朴菰、冬蘑、金针菇、朗夏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冬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mmulina velutips (Curt

  • 葛藟

    药材名称葛藟拼音Gě Lěi别名割谷镰藤、野葡萄、栽秧藤来源葡萄科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以根、茎、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云南、贵州、山东。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