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豆叶

木豆叶

《中药大辞典》:木豆叶

药材名称木豆叶

拼音Mù Dòu Yè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豆科植物木豆叶片,随时可采。

性味平,淡。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痘毒,消炎肿。治小儿水痘,痈肿。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豆叶

药材名称木豆叶

拼音Mù Dòu Yè

英文名Leaf of Cajan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木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janus cajan(L.)Millisp.[Cytisus cajan L.]

采收和储藏:生长期均可采集,鲜用。

原形态木豆直立矮灌木,高1-3m,全体灰绿色。多分枝,小枝条弱,有纵沟纹,被灰色柔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小;叶柄长约2cm,向上渐短;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1-3.5cm,先端锐尖,全缘,两面均被毛,下面具有不明显腺点。总状花序腋生,具梗;花蝶形;萼钟形,萼齿5,内外生短柔毛并有腺点;花冠红黄色,长约1.8cm,旗瓣背面有紫褐色条纹,基部有丝状短爪,爪顶有一对弯钩状附属体;雄蕊10,二体;心皮1,花柱细长线形,基部有短柔毛,柱头渐尖,密被黄色短柔毛。荚果条形,长4-7cm,两侧扁压,有长喙,果瓣于种子间具凹入的斜槽纹。种子3-6粒,近圆形,种皮暗红色,有时有褐色斑点,种脐侧生。花期2-11月,果期3-4月及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砂地、丛林中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平;有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车藤

    《中药大辞典》:风车藤药材名称风车藤拼音Fēnɡ Chē Ténɡ别名黄牛叶、红龙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原形态木质大藤本,长可达3

  • 白饭豆

    药材名称白饭豆拼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

  • 鸭头

    《中药大辞典》:鸭头药材名称鸭头拼音Yā Tóu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功能主治《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复方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

  • 绣线菊根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根药材名称绣线菊根拼音Xiù Xiàn Jú Gēn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

  • 五气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气朝阳草药材名称五气朝阳草拼音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陕西中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 南瓜

    《中药大辞典》:南瓜药材名称南瓜拼音Nán Guā别名麦瓜(《滇南本草》),番南瓜(《群芳谱》),番瓜(《本草求原》),倭瓜(《植物名汇》),北瓜、金冬瓜、冬瓜(《广州植物志》),伏瓜(《民

  • 紫珠叶

    药材名称紫珠叶拼音Zǐ Zhū Yè英文名Bigleaf Beautyberry Leaf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 蜈蚣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兰药材名称蜈蚣兰拼音Wú Gōnɡ Lán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