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接骨木叶

接骨木叶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叶

药材名称接骨木叶

拼音Jiē Gǔ Mù Yè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叶片。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①《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②《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③《吉林中草药》:"祛风,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炎,跌扑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跌伤骨折:鲜接骨木叶一握,黄枝子五钱,和老酒或红糟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履巉岩本草》)

③治脚气湿痹,偏瘫:接骨木叶、金银花藤叶各适量,煎水趁热熏洗。(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大骨节病:接骨木茎叶适量,煎水熏洗。(《吉林中草药》)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接骨木茎叶四两,鲜豆腐四荫。加水及黄酒炖服。(《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接骨木叶

药材名称接骨木叶

拼音Jiē Gǔ Mù Yè

英文名Leaf of Willianms Elde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和西洋接骨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S. williamsii Hance var. miquelii (Nakai) Y. C. Tang S. nigr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接骨木薄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贿民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黄色,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黄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毛接骨木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3对,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小叶柄、叶轴及幼枝被黄色长硬毛;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

3.西洋接骨木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髓部发达,白色。奇数羽状复叶1-3对,通常2对。果实亮黑色。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止痛;利湿。主跌打骨折;筋骨疼痛;风湿疼痛;痛风;脚气;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跌伤骨折: 鲜接骨木叶一握,黄枝子五钱,和者酒或红糟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②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履巉岩本草》)③治脚气湿痹,偏瘫: 接骨木叶、金银花藤叶各适量,煎水趁热熏洗。(江西《草药手册》)④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大骨节病:接骨木茎叶适量,煎水熏洗。 (《吉林中草药》)⑤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接骨木茎叶四两,鲜豆腐四两。加水及黄酒炖服。(《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2.《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3.《吉林中草药》:祛风,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炎,跌扑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弹裂碎米荠

    药材名称弹裂碎米荠拼音Dàn Liè Suì Mǐ Qí别名水菜花、水花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弹裂碎米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impatiens L.采收和储藏:春

  • 燕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草药材名称燕麦草拼音Yàn Mài Cǎo别名野燕麦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Avena fatua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收

  • 槠子皮叶

    《中药大辞典》:槠子皮叶药材名称槠子皮叶拼音Zhū Zǐ Pí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功能主治①

  • 獐肉

    《中药大辞典》:獐肉药材名称獐肉拼音Zhānɡ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肉。原形态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体长约1米,

  • 山刺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刺梨药材名称山刺梨拼音Shān Cì Lí别名刺梨根、绢毛蔷薇来源蔷薇科山刺梨Rosa sericea Lindl.,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

  • 杨树花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pulus tomentosa Carr.2.Populus c

  • 巴豆叶

    《中药大辞典》:巴豆叶药材名称巴豆叶拼音Bā Dòu Yè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

  • 兔血

    《中药大辞典》:兔血药材名称兔血拼音Tù Xuè出处《纲目》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血。原形态动物详"兔肉"条。性味《纲目》:"咸,寒,无毒。&

  • 芒果核

    药材名称芒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英文名Mango seed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ife

  • 李核仁

    《中药大辞典》:李核仁药材名称李核仁拼音Lǐ Hé Rén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