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味牛膝

味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味牛膝

药材名称味牛膝

别名味膝、尾膝、未牛膝、土牛膝、窝牛膝

来源爵床味牛膝Strobilanthes grossus C. B. Clarke 或 S. forrestii Diels,以入药。

生境分部湖北、四川。

性味酸、苦,平。

功能主治行瘀血,消肿痛,强筋骨。主治经闭症瘕,淋痛难产,腰膝痹痛。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

备注据谓功效不甚显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味牛膝

药材名称味牛膝

拼音Wèi Niú Xī

别名未膝马蓝、牛客膝、谓牛膝、土牛膝、窝牛膝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腺毛马蓝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forrestii Diels [Ptera-canthus forrestii (Dieis) C. Y. W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腺毛马蓝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粗大,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分枝,顶羰有圆形凹陷的茎痕;细根丛生如马尾状,呈圆柱形,长约40cm。植株遍被柔毛腺毛,后渐脱落。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8cm,宽2-9cm,先端渐尖至钝,基部楔形并下延成柄,边缘有锯齿,两面疏被白色短伏毛和明显的短棒状钟乳体。穗状花序,长5-15cm,茎部有分枝,每节有对生两花,节间长1-2.5cm;苞片叶状,长约2cm;小苞片条形,与花萼裂片等长或稍短;萼5裂,裂片条形,长8-12mm,其中1片稍长;花冠紫色或白色,长约3.5cm,花冠筒基部细狭,上部扩大并弯曲,外面疏被微毛,内面有2行柔毛,冠檐裂片5,几相等,长约2mm;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膜相连;子房细长圆形,先端有腺毛。蒴果长约1.2cm。种子4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和于林下或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大,多分枝,盘曲结节,有多数茎基残留。须根丛生,细长圆柱形。长可达50cm,直径1-6mm,有时可达8mm。表面暗灰色,平滑无皱纹,常有环形的断节裂缝,有时剥落而露出本心。木心质坚韧,不易折断。无臭,味淡。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主闭经;症瘕;腰膝酸疼;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注意孕妇慎服。 与本品功效相近的尚有同属植物牛膝马蓝 Strobilanthes nemorosus R.Ben [ S.grossus C.B.Clarke] 又名:大紫云菜、尾膝、窝牛膝《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山蒟

    《中药大辞典》:山蒟药材名称山蒟拼音Shān Jǔ别名酒饼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石蒟、穿壁风(《广西中草药》),爬岩香、石南藤、廿四症、上树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州部队《常用

  • 小黑菇

    药材名称小黑菇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小黑菇Russula densifolia (Secr.) Gi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河北、江

  • 蔗鸡

    《中药大辞典》: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中国新医药》9:11,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甘蔗"条。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

  • 牛耳枫枝叶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枝叶药材名称牛耳枫枝叶拼音Niú ěr Fēnɡ Zhī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枝叶,秋后采。性味《陆川本草》:"甘,温,有微

  • 牙疳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牙疳药药材名称牙疳药拼音Yá Gān Yào别名对坐叶、叶上绣球、四禀关、节节花、骨叶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长节糙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

  • 木姜花

    药材名称木姜花拼音Mù Jiānɡ Huā别名鱼香菜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木姜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方形,带紫红色,密被细短柔毛,上部有对生的分枝。叶对生;椭

  • 荠苨

    《中药大辞典》:荠苨药材名称荠苨拼音Qí Nǐ别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

  • 地丁

    药材名称地丁拼音Dì Dīnɡ别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