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五叶薯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

拼音Wǔ Yè Shǔ

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五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形状不规则,通常为长卵形,外皮有多数细长须根,断面刚切开时白色,不久变棕色。茎疏被短柔毛,有皮刺。掌状复叶有3-7小叶;小叶片常为倒卵状椭圆形,最外侧的小叶常为斜卵状椭圆形,长6.5-24cm,宽2.5-9cm,先端短渐尖或凸尖,全缘,表面疏被贴伏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叶腋内有珠芽。雄花无梗,穗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长可达50cm,花轴密被棕褐色短柔毛;小苞片2,近半圆形,稍有短柔毛;发育雄蕊3。雌花序穗状,单一或分枝;花序轴和子房密被棕褐色柔毛。蒴果三棱状长椭圆形,薄革质,长2-2.5cm,宽1-1.3cm,成熟时黑色,疏生短柔毛;种子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部,种翅向蒴果基部延伸。花期8-10月,果期11月-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林边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利湿消肿。主牌肾虚弱;浮肿;泄泻;产后瘦弱;缺乳;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注意《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虾

    药材名称龙虾拼音Lónɡ Xiā英文名Prawn or lobster别名大红虾、海虾、红虾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2.《北户录》:红虾出潮州、

  • 麻叶荨麻

    药材名称麻叶荨麻别名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蝎子草、恰克卡克欧提[维名]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焮麻Urtica cannabina L.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湿,凉

  • 猫爪子

    药材名称猫爪子拼音Māo Zhuǎ Zi英文名Herb of Nodding Meadowrue别名歧序唐松草、坚唐松草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展枝唐松草的根及茎或全

  • 油炸木

    药材名称油炸木拼音Yóu Zhà Mù别名牛瘦鞭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海南荚蒾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hainanense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建砂仁

    药材名称建砂仁拼音Jiàn Shā Rén别名土砂仁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japonica(Thunb.)Miq.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摘,晒干或烘干

  • 刀豆根

    药材名称刀豆根拼音Dāo Dòu Gē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豆科植物刀豆的根。性味苦,温。①《医林纂要》:"苦咸。"②《分类草药性》:"性平,无毒。"

  • 骆驼蓬子

    《中药大辞典》:骆驼蓬子药材名称骆驼蓬子拼音Luò Tuo Pénɡ Zǐ出处《新疆中草药》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成熟时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3.92%,6.4~7.0

  • 四季素馨花

    药材名称四季素馨花别名白花藤、银花藤、亮叶茉莉来源木犀科四季素馨花Jasminum seguinii Lev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华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止血。主治跌打损伤,外

  • 椿树花

    药材名称椿树花拼音Chūn Shù Huā别名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

  • 铁色箭

    药材名称铁色箭拼音Tiě Sè Jiàn别名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大一枝箭、天蒜、独蒜、老鸦蒜、龙爪花、金灯花、螃蟹花出处《纲目》在石蒜条云:“一种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管花黄白色者,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