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七角白蔹

七角白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角白蔹

药材名称七角白蔹

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

别名接骨丹、葎叶白蔹活血丹葎草叶山葡萄

来源葡萄葎叶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 Bunge,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南至安徽。

性味辛,热。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祛风除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3~5钱,作煎剂(研粉酒冲服0.5~1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七角白蔹

药材名称七角白蔹

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

别名接骨丹活血丹、葎叶白蔹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律叶蛇葡萄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humulifolia Bunge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泥土,剥取根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律叶蛇葡萄木质藤本。枝光滑无毛或偶有微毛;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互生;叶柄与叶等长;叶片质地坚韧,多3裂近中部,肾状五角形或心状卵形,有时3浅裂,长宽约7-12cm,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平截,边缘具粗锯齿,上面鲜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苍白色,无毛或脉上微有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疏散,具细长总花梗;花小,淡黄色;花萼浅杯状;花瓣5,卵形,长约2.5mm;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浅杯状;子房上位,着生于明显的花盘上。浆果近球形,径6-8mm,淡黄色或淡蓝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山坡或沟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痈疽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榄核

    药材名称乌榄核拼音Wū Lǎn Hé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

  • 千屈菜

    《中药大辞典》:千屈菜药材名称千屈菜拼音Qiān Qū Cài别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 苦丁茶

    《中药大辞典》:苦丁茶药材名称苦丁茶拼音Kǔ Dīnɡ Chá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原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

  • 凤尾蕉花

    药材名称凤尾蕉花拼音Fènɡ Wěi Jiāo Huā别名铁树花、梭罗花(《四川中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夏季采收。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温

  •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拼音Zhū Máo Cǎo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

  • 具苞水柏枝

    药材名称具苞水柏枝别名翁波[藏名]来源怪柳科具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以幼嫩枝条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升阳发散,解毒透疹。主治麻疹不透高热,风湿性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

  • 钻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石风药材名称钻石风拼音Zuàn Shí Fēnɡ别名清风藤、铁牛入石、女儿藤来源清风藤科四川清风藤Sabia schumanniana Diels,以根入药。

  • 木达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达地黄药材名称木达地黄别名马松子、野路葵、野棉花秸来源梧桐科木达地黄Melochia corchorifolia L.,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及广东。性味淡,平。功能主治

  • 椿叶

    《中药大辞典》:椿叶药材名称椿叶拼音Chūn Yè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性味苦,平。①《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