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HT8。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荥(火)穴。位于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平劳宫穴。布有来自尺神经的第四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静脉。主治胸痛,心悸,小指拘挛,掌中热,皮肤瘙痒,小便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三。又各胎不长养、荫胎、卧胎。多因漏红伤胎,漏红虽止,但胎儿发育受阻;或孕妇素体虚弱;或有宿疾,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胎失滋养,以致孕至五、六个月,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宜补益气血
奇经八脉之简称。《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脉象之一。脉来细软而沉,柔弱无力。见于气血不足的虚证。《四诊抉微》:“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
①理气法之一。即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是治疗由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的方法。如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详各条。②气功术语。《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
病名。《妇科玉尺》:“或血气既亏,为风冷所搏,则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羸憔悴,饮食不消;又或风邪两感于肺,肺受微寒,喘嗽口干头昏,百节痛;又或风邪侵于营卫,流于脏腑,寒热如疟,盗汗,背膊烦闷,四肢沉重,
经穴名,代号:ST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通过,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生。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人。善治痢,在杭州一药铺坐堂。曾因治愈宋高宗的“冷痢”而著名。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