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性切用》。为柑皮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称胆热多睡。《张氏医通》卷九:“胆实多卧,热也,酸枣仁一两,生为末,茶清调服。”参见胆热多睡、嗜卧等条。
证名。又名齿衄、牙宣。《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详见齿衄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见该条。
【介绍】:见胡文涣条。
与冷灸相对而言,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等。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证名。指嗳气吞酸。《诸病源候论·呕哕诸病》:“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宜用半夏丸、丁香散、曲术丸等方。
小腿肚,又名腨、蹲、腓臑。腓肠肌部分。《灵枢·寒热》:“腓者,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