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露兜竻花

露兜竻花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花

药材名称露兜竻花

拼音Lù Dōu Lè Huā

别名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65.97%,二戊烯8.31%,d-芳樟醇18.71%,乙酸苯乙酯3.48%,柠檬醛1.82%及硬脂萜,苯乙醇,酞酸酯等。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甘,寒。"

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通。"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治淋浊,对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治感冒咳嗽:露兜竻花一至三钱,或果三至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露兜竻花

药材名称露兜竻花

拼音Lù Dōu Lè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Thatch Screwpine

别名路头死。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露兜树,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具气生根。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带状,长约1.5m,宽3-5cm,顶端渐狭成一长尾尖,边缘和背面中脉上有锐刺。雄花序由数个穗状花序组成,穗状花序无总花梗;佛焰苞长披针形,近白色,长12-26cm,宽1.5-4cm,先端尾尖;雄花芳香,雄蕊常为10余枚,多可达25枚,着生于长达9mm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雌花序头门面,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数,乳白色,长15-30cm,宽1.4-2.5cm,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锯齿;心皮5-12枚合为1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5-12室,每室有1粒胚珠。聚花果大,向下悬垂,由40-80个核果束组成,幼果绿色,成熟时橘红色。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essential oil)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methylpenylethyl ether) ,二戊烯(dipentene)。Α-芳樟醇(α-linalool),乙酸苯乙酯(phenyletthylacetate),柠檬醛(citral)及硬脂萜(stearop-tene),苯乙醇,酞酸酯(ester of phthalic acid)等。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感冒咳嗽;淋浊;小便不利;热泻;疝气;对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复方治感冒咳嗽:露兜力花一至三钱,或果三至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通。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治淋浊、对口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扁竹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竹根药材名称扁竹根拼音Biǎn Zhú Gēn别名蝴蝶花、铁扁担、豆豉叶根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状茎入药。四季均

  • 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缬草药材名称缬草拼音Xié Cǎo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黑水缬草V. amur

  • 山麻雀

    药材名称山麻雀拼音Shān Má Què出处《杭州药植志》来源为姜种植物蓑荷的花穗。原形态形态详"蓑荷"条。功能主治治咳嗽,小儿百日咳。复方治百日咳:山麻雀二朵

  • 杨翠木

    药材名称杨翠木别名白菁檀梨、假海桐、羊耳朵树来源茶茱萸科杨翠木Pittosporopsis kerri Craib,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治感冒,流感发热,百日咳,疟疾

  • 八角金盘

    药材名称八角金盘拼音Bā Jiǎo Jīn Pán英文名Japanese Fatsia别名手树、金刚纂出处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八角金盘的叶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

  • 红荆芥

    药材名称红荆芥拼音Hónɡ Jīnɡ Jiè别名野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动蕊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inostemon ornatum(Hemsl.)Kudo[Teucrium orn

  • 鱼肠草

    药材名称鱼肠草拼音Yú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荷苞花根

    《中药大辞典》:荷苞花根药材名称荷苞花根拼音Hé Bāo Huā Gēn别名红苓蔃(《岭南采药录》)。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根。8~9月采收,晒干。性味苦,寒。①《

  • 天竺黄

    《中国药典》:天竺黄药材名称天竺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 凌霄花

    《中国药典》:凌霄花药材名称凌霄花拼音Línɡ Xiāo Huā英文名FLOS CAMPSIS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来源本品为柴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