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隔姜灸

隔姜灸

间接灸之一。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待病人觉痛,将姜片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适用于一般虚寒病症。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千金要方

    见备急千金要方条。

  • 楼台草

    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 高风雀目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

  • 利如膏血

    病证名。指痢疾排出呈脂膏血性的大便。《诸病源候论》卷十七:“此是赤利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谓利如膏血也。”为湿热之邪郁结肠间,损伤阴络所致。治宜滋血养阴。用驻车丸。

  • 救荒野谱

    见野菜谱条。

  • 大壁虎

    见《中药志》。为蛤蚧之别名,详该条。

  • 向天盏

    见《福建中草药》。又名韩信草、耳挖草、金茶匙、大力草、大叶半枝莲、顺经草、调羹草。为唇形科植物向天盏Scutellaria indica L.的全草。分布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地。辛、微苦,平。清热

  • 中焦吐

    病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宜消积导滞,可用紫沉丸,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 瘈疭

    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即瘛疭。详该条。

  • 大海子

    见《中药志》。即胖大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