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醋柳果

醋柳果

药材名称醋柳果

拼音Cù Liǔ Guǒ

别名沙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大尔卜兴(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沙棘果实。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沙棘,又名:醋柳、酸刺。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米。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4~1.2厘米,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花被2裂;雄花花序轴常脱落,雄蕊4;雌花比雄花后开放,花被简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管包围,近于球形,橙黄色,径0.5~1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河边、沙土环境。分布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β-芸香糖甙及槲皮素、***酚的低糖甙。含维生素C达300毫克%以上,胡萝卜素3~4毫克%,维生素E10~15毫克%,维生素B1_0.2~0.4毫克%,维生素B2_0.4~0.5毫克%,叶酸0.5~0.8毫克%。又含苹果酸等。

干种子含油8%,油内脂肪酸成分为:饱和脂肪酸11.6%(棕榈酸、硬脂酸),油酸26.6%,亚油酸34.7%,亚麻酸27.0%。种子油含2.l%非皂化物质,内含玉蜀黍黄素、隐黄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西红柿烃,并有0.78谷甾醇,维生素E_212毫克%。

树皮含5-羟色胺等生物碱,又含胡萝卜素等。叶含维生索C_340.8毫克%,胡萝卜素、异鼠李素。鲜根瘤中含氯化血红素0.03毫克/克,约高于根其他部位的5倍。

本植物尚含哈尔醇和哈尔满。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性温,味酸涩。"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胃、大小肠经。"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瘀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津止渴,清热制泻。治高热伤阴证,支气管炎,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黑细辛

    药材名称黑细辛拼音Hēi Xì Xīn别名四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四大天王、土细辛、平头细辛、四大金刚(《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的全草及根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海桐树

    药材名称海桐树拼音Hǎi Tónɡ Shù别名山枝条、山枝仁[四川]、山栀茶[贵州]、柞木仁、满山香[广西]来源海桐科植物崖花海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

  • 骆驼脂

    《中药大辞典》:骆驼脂药材名称骆驼脂拼音Luò Tuo Zhī别名驼脂(《丹房鉴源》),驼峰、峰子油(《饮膳正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蜂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原形态双峰驼,又

  • 芦荟叶

    《中药大辞典》:芦荟叶药材名称芦荟叶拼音Lú Huì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

  • 鸭舌头

    《中药大辞典》:鸭舌头药材名称鸭舌头拼音Yā Shé Tou别名瓜皮草(《种子植物名称·补编》),鸭舌草、鸭舌子(《贵阳民间药草》),水充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

  • 八月札

    《中药大辞典》:八月札药材名称八月札拼音Bá Yuè Zhá别名燕蓄子(孟诜),畜蓄子、拿子(《本草拾遗》),桴棪子(《食性本草》),覆子(《日华子本草》),木通子(《本

  • 地涌金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涌金莲药材名称地涌金莲拼音Dì Yǒnɡ Jīn Lián别名毛果矮蕉、地金莲、地涌莲、地莲花来源芭蕉科象腿蕉属植物地涌金莲Ensete lasiocarpu

  • 秀丽槭

    药材名称秀丽槭拼音Xiù Lì Qì英文名Elegant Maple别名丫角枫、五角枫。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秀丽槭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elega

  •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