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即水毒病,详该条。
古代医家研究小儿生理性周期变易的一种说法。《幼幼新书》引五关贯云:儿生八蒸候,每四十五日一蒸,变各有所属。一蒸肝,令目瞳子光明;二蒸肺,通于鼻,令嚏嗽;三蒸心,生神,令儿能语笑;四蒸脾,生智,令儿举动
出《神农本草经》。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的脉道。有流通气血、转输津液等作用,故称。《灵枢·百病始生》:“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
书名。52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6年。本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并参考各类著作八百余种,
即水谷之精。详该条。
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娑罗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