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踝厥

踝厥

病证名。指足太阳经气逆乱而出现的小腿部疼痛、麻木、厥冷和功能障碍的病候。《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参见厥证条。

猜你喜欢

  • 屈肘反背翻掌通臂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一手按于肩部,一手握住腕部,将病人上肢向后,屈肘翻手于背部。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

  • 蛊注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蛊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蛊是聚蛇虫之类,以器皿盛之,令其自相啖食,余有一个存者,为蛊也。而能变化,人有造作敬

  • 柳子

    出《名医别录》。即柳絮,详该条。

  • 痘科大成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 提法

    ①刺法。指针刺入穴位后,向上抽提的方法。《针灸大全·金针赋》:“轻浮豆许曰提。”《针灸问对》:“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吸气五口,……故曰提以抽气。”②推拿手法

  • 水土不服

    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病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 进气法

    针刺手法。《金针赋》:“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意指针刺得气以后,行九六补泻法中的补法,术毕,留针5~7次呼吸,待气至病所。

  • 骨痿的别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详骨痿条。

  • 肝阴不足

    证名。由热灼阴伤,肝脉失养所致。见于急性热病后期。症见头晕,眼干,视物不清,手足心热或麻木等。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后脑炎及中毒性脑病所致之目盲,视神经萎缩等。治宜滋阴养肝。用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

  • 燥嗽

    病名。指秋燥伤肺的咳嗽。五嗽之一,见《外台秘要》卷九。《类证治裁》卷二:“燥嗽。秋燥嗽渴,气促,宜甘润,玉竹、沙参、麦冬、梨、蜜、杏仁、蔗汁之属,或复脉汤去姜、桂。”参见五嗽、伤燥咳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