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赤瓟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

药材名称赤瓟

拼音Chì Páo

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黑龙江中药》

来源葫芦科植物赤瓟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或通风处晒干为止。置通风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及虫蛀。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茎被长毛,少分枝;卷须单一。叶互生;广卵状心脏形,长5~10厘米,宽4~9厘米,先端尖,边缘微锯齿缘;两面均被毛茸;有叶柄。花腋生,单一,雌雄异株;雄花的花梗短而细,雌花的花梗长而粗;萼短钟形,裂片5,线状披针形,反折;花冠黄色,钟形,5深裂,花瓣狭卵形,被短毛,长2.5厘米左右;雄花的雄蕊S枚,不育雄蕊线形,花丝有毛;雌花有短的退化雄蕊,子房下位,长圆形,被长柔毛,具3叉状肾形柱头。瓠果长卵形或广椭圆形,长4~5厘米,宽2.5厘米,红色或绿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房屋附近。分布东北华北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纣3~5厘米,直径约1.5~3厘米。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表面皱缩,有极稀的白色茸毛及纵沟坟,顶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1毫米左右,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颗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热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酸苦,平。"

功能主治降逆,理湿,和瘀。治黄疸,痢疾,反胃吐酸,咳血胸痛,腰部扭伤。

①《东北药植志》:"顺气,调气。"

②《黑龙江中药》:"治扭腰岔气,胸胁疼痛。"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服。

复方①治反胃吐酸、吐食:赤包一至三钱(干品),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咳嗽、吐血,黄疸,痢疾便血:赤包(干品)一至三钱,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瓟

药材名称赤瓟

拼音Chì Páo

英文名Manchurian Tubergourd Fruit, Fruit of Manchurian Tubergourd

别名气包、赤包、山屎瓜、赤雹、屎包子、山土豆、赤包子。

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 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dubia Bunge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或通风处晒干为止。置通风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及虫蛀。

原形态攀缘草质藤本。全株被黄白色长柔毛状硬毛。根块状,茎稍粗壮,上有棱沟。叶柄稍粗,长2-6cm;叶片宽卵状心形,长5-8cm,宽4-9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两面粗糙,脉上有长硬毛。卷须纤细,被长柔毛,单一。花雌雄异株;雄花单生,或聚生于短枝的上端,呈假总状花序,有时2-3朵花生班干部民梗上,花梗细长;花萼筒极短,近辐状,裂片披针形,向外反折,具3脉,两面均被长柔毛;花冠黄色,裂片长圆形,长2-2.5cm,宽0.8-1.2cm,具5脉,上部向外反折,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有短的疣状腺点;雄蕊5,其中1枚分离,其余4枚两两稍靠合,有退化子房半球形;雌花单生,花梗细;花萼、药冠同雄花;退化雄蕊5,子房长圆形,密被长柔毛,花柱无毛,自3-4mm处分3叉,柱头膨大,肾形,2裂。果实长卵状长圆形,长4-5cm,径2.8cm,先端有残存的花柱基,基部稍变狭。,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有光泽,被柔毛,具10条明显的纵纹。种子卵形,黑色,平滑无毛,长44.5mm,宽2.5-3mm,厚1.5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800m的山坡、河谷及林缘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约3-5cm,直径约1.5-3cm。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表面皱缩,有极稀的白色茸毛及纵沟纹,顶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1mm左右,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颗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3-5cm,直径1.5-3cm。表面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皱缩,有极稀的茸毛及纵沟纹,先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约1mm;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顶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性味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痰;利湿。主反胃吐酸;肺痨咳血;黄疸;痢疾;胸胁疼痛;跌打扭伤;筋骨疼痛;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各家论述1.《东北药植志》:顺气,调气。

2.《黑龙江中药》:治扭腰岔气,胸胁疼痛。

3.《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扶桑金星蕨

    药材名称扶桑金星蕨拼音Fú Sānɡ Jīn Xīnɡ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中日金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Franch.et

  • 大叶千里光

    药材名称大叶千里光别名松筋藤、滇南千里光来源菊科大叶千里光Senecio hoi Dunn,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

  • 芦根

    《中国药典》:芦根药材名称芦根拼音Lú Gēn英文名RHIZOMA PHRAGMITIS别名苇根、芦头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

  • 狗头骨

    药材名称狗头骨拼音Gǒu Tóu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头骨。性味①《别录》:"平。"②《纲目》:"甘酸,平,无毒。"功能主治治久痢

  • 对叶散花

    药材名称对叶散花拼音Duì Yè Sàn Huā别名猪婆子藤、小鱼辣树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根。茎、叶,生长旺盛时采收;根,全年可采。晒干。

  • 水金凤茎叶

    药材名称水金凤茎叶拼音Shuǐ Jīn Fènɡ J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凤仙花科植物水金凤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金凤"条。性味性寒,味

  • 石斑鱼

    药材名称石斑鱼拼音Shí B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鳍科动物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pinephelus fario(Thunberg)2.Epinephelus aw

  • 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根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 山漆树

    《中药大辞典》:山漆树药材名称山漆树拼音Shān Qī Shù别名铁象杆、野漆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

  • 绿珊瑚

    药材名称绿珊瑚拼音Lǜ Shān Hú别名九龙草、九仙草、珍珠草来源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急折百蕊草Thesium refractum Mey.和喜马拉雅百蕊草T. himalense Ro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