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脾。《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谓以腹背二者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肝、脾、肾三脏具在于腹,如以三脏分阴阳,则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经穴名。代号BL5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腨肠、直肠。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腘窝横纹中点直下5寸,当腓肠肌肌腹中央;或于合阳与承山两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另说“在胫后,从脚跟上七寸”(《备急千
《医垒元戎》方。当归、川芎(酒浸炒)、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一两,肉桂、香附各半两。为粗末,水煎服。治妊娠赤白带下。
指心阴耗损太过。热性病久热伤阴,或虚损病阴虚火旺,均能大量消耗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证候有消瘦、夜热、心烦、易汗,舌绛,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
证名。指病邪侵入太阳而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
熄风法之一种,与镇肝熄风同义。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病人头部掣痛、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肢体发麻或震颤、舌头发硬、舌体偏斜抖动、语言不清,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苔薄质红,脉弦。可用
证名。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出《素问·缪刺论》。《赤水玄珠》卷四:“胁痛有风寒,有食积,有痰饮,有死血,有虚,有气郁,有火,当分条类析,明别左右施治。”《济生方·胁痛》:“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右手转为俯掌向前推,再变仰掌徐徐收回,待近胸时,左手即转为俯掌前推,在胸前与右手掌心交叉相合,再继续向前推,右手则继续收回至腰
指一种楔形石块,是我国最古的医疗工具。亦称针石,镵石,石针,砭针。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素问·宝命全形论》:“四曰制砭石小大。”王冰注:“古者以砭石为针,故不举九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