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膺中俞

猜你喜欢

  • 谷蘖

    出《澹寮方》。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 齿黄

    证名。指齿牙不白而作黄色。多因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治宜加强口腔清洁,或糯糠烧灰擦则齿白。

  • 泻黄饮子

    《济生方》卷五方。白芷、升麻、枳壳(麸炒)、黄芩、防风、半夏(汤洗)、石斛各一两,生甘草半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治风热蕴于脾经而致的唇燥坼裂,口舌生疮。

  • 五脏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 小儿囊肿

    见《本草纲目》。即脱囊,详该条。

  • 水毛茛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

  • 擀杖花

    见《陕西中草药》。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

  • 脾热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脾热身肿之症,面肿目黄,烦躁不卧,皮肤常热,小便赤,大便时泄时结,常肿不退。此脾热肿之症也。脾热身肿之因,膏粱厚味,日积月累,热聚脾中,则脾热肿之症作矣。”脉

  • 净府

    即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详膀胱条。

  • 大便秘结

    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燥门》。简称便秘。也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一般指大便排出困难或三四天以上不大便者。有正虚与邪实之不同。《医学正传·秘结论》:“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